中国古建筑之“雀替”

雀替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宋代称“角替”,清代称为“雀替”,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苏州民居檐下“狮子绣球”,安徽绩溪三雕博物馆馆藏。
 
浙江胡雪岩故居百狮厅鎏金“太狮少狮”。
 
全晋会馆戏台“太狮少狮”。
 
安徽泾县花戏楼台檐雕梁。
 
安徽黄山潜口清园垂花门楼。
 
安徽绩溪紫云山庄转通楼侧厅檐下“八仙”。
 
杭州胡雪岩故居芝园走廊。
 
杭州胡雪岩故居芝园廊檐。
 
贺州朝东镇戏台。
 
东阳卢宅。
 
宁波秦氏支祠正殿额枋《三国演义》之“关羽护嫂”。
 
浙江兰溪诸葛长乐村丞相祠堂“封神榜”故事人物。
 
浙江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议事厅。
 
云南会泽江西会馆。
 
苏州民居檐下撑拱。
 
四川成都青羊宫大门。
 
浙江永康徐震二公祠享殿。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