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佛教发展需要青年一代僧才承担

青年是佛教的希望
“青年是人生最宝贵的时代。青年人精力充沛,奋发有为,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期。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大都在青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青年是佛教的希望,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我们的社会需要青年,我们的世界需要青年,我们的佛教更需要青年。”
佛教需要青年,这不是一般的套话,而是有其真实根据的。因为佛教的创立和发展,就是依靠了一大批青年。我们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青年时代就出家修道。他为了求得解脱之道,抛弃了王宫的优裕生活,来到尼连禅河边的苦行林中,修了六年的苦行,没有达到目的。后来到菩提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静思冥索,并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坐。”最后终于觉悟成道,创立了佛教。
佛陀的弟子,也有许多是青年时代就学道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罗睺罗,为释迦牟尼在俗时的儿子。他十五岁即出家,由于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终于被称为“密行第一”。
阿难,为释迦的堂弟。他在释迦成道回乡时即随从出家,二十五岁起侍从释迦,前后达二十五年,后成为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因他长于记忆,听而不忘,故被称为“多闻第一”。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诵出经藏。现在的佛经中,一开头都有“如是我闻”一句,就是表明这些经文的内容,都是阿难亲耳听佛所说的。
善财童子,是佛教中童贞入道的著名人物。他遍游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佛教史上称之为“五十三参”。直到现在,这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仍然是青年学僧向有真才实学的高僧大德学习佛教知识的榜样。
不仅是佛陀时代在他的弟子辈中有许多青年为佛教事业的发展有过贡献,而且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有许多青年曾为佛教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如唐代的玄奘法师,十三岁出家,二十岁在成都受具足戒。他青年时代勤奋好学,二十三岁时就将成都空慧寺内所藏的佛经都通读了一遍。二十四岁就能开大座独立讲经。但他仍不感到满足,二十八岁又去印度求法取经,不畏艰险,历经千辛万苦,最后携带了六百五十七部佛经,满载着荣誉和友谊回到长安,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为中国佛教在唐代发展到鼎盛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也有许多佛教僧人,在青年时代就为当时佛教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震华法师,是我的亲教师,十一岁即出家为僧。由于他青年时代埋头苦读,辛勤不辍,故而青云直上,学问日新月异。二十二岁时就出任镇江竹林寺佛学院教授之职,二十三岁任佛学院院长。二十五岁起,着手编纂《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在他短暂的一生(仅活了四十岁)中,共撰写了《僧伽护国史》、《东渡弘法高僧传》等二十三种佛学著作,为近代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福善法师,十三岁出家。先后入镇江竹林寺佛学院、常熟虞山法界学院、厦门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等佛学院校学习,由于努力用功,学问大进,成为青年学僧中的佼佼者。二十二岁时即任汉藏教理院教授,《海潮音》月刊主编。
显荫法师,青年时代对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曾作有重大贡献。他十七岁出家,学通经藏。十九岁时就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作序,二十岁又为日本高楠顺次郎发起编纂的《新修大藏经》作序,同时还就任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编辑部主任。当他二十四岁不幸因病逝世的前一年,还应日本佛教学者高楠顺次郎之请,为日本藏经刊印会提供未入藏的中国重要佛教著述。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真言宗纲要》、《日本之密教》等十多部佛学著作,为弘传佛教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上种种事例,说明在中国近代,有许多佛教青年,对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有过卓越的贡献。因此我认为,青年确实是佛教的希望。
正因为青年是佛教的希望,所以世界上许多佛教国家,都十分重视对佛教青年的培养。在中国大陆,现在有十多所佛学院校在培养佛教青年一代。我本人对佛教青年一代是寄予莫大的希望的。为此,我近年来先后在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和栖霞山分院、上海佛学院等作公开演讲,对青年学僧提出希望,勉励他们要刻苦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僧青年。我曾对一些青年学僧讲,作为一个合格的僧青年,必须做到“三懂”:
一懂佛教教理和教史。在教理方面,要深入钻研以《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为中心的三论宗和天台宗的思想体系,以《华严经》、《楞伽经》、《解深密经》为中心的华严宗和唯识宗的思想体系,还要化大力气研究禅宗的经典及思想。而且不论研究哪一派系的经典理论,都要以人间佛教为着眼点。因为人间佛教的思想,是佛陀的心髓,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史方面,要懂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三部佛教史,要懂印度、日本、朝鲜和中国佛教史。只有懂得佛教史,才能使知识系统化,避免保守、僵化的错误。
二懂法务活动。佛教法务活动,包括各种法会、唱诵仪轨等,每个青年法师都要学会。
三懂寺庙管理。寺庙管理在佛教传统中有客堂、库房、禅堂、衣钵寮等四大寮口;现代寺庙管理则有法务、财务、物资、人事、接待、治安、生产、服务等各方面。每个青年法师都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学习和探索。
只有具备了这“三懂”,才能称为合格的僧青年。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