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婚葬习俗、十一

 蒙古族

婚嫁:分为定婚、过彩礼、迎亲、拜天地等。旧时婚事由媒人说亲,父母作主。先由媒人带上酒到女方家提亲,如同意就喝"开口酒",否则谢绝,男女青年不能见面。接着是媒人带上全羊及酒送到女方家,女方家请来亲朋坐陪,表示正式定亲。彩礼,常用"九五"计算牲畜,一个"九五"14头,视贫富而定。彩礼送到女方家,男女青年始知自己的婚事。
  娶亲时,新郎乘儿马或骟马与陪伴人去新娘家迎亲。新郎着深兰色长袍,系腰带,背弓挎箭,沿途歌声不断。到时女方家将迎亲人让入蒙古包内,唯将新郎与陪郎拒之门外,举行从古代传下来的盘诘答辩仪式。盘诘多为起源于成吉思汗时民间传闻已久的歌谣。这种仪式无非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完毕,新郎、陪郎进屋,新婚夫妇对坐,陪郎陪娘陪同,上全羊、摆美酒向新郎新娘劝酒,然后拜双亲,为客人敬酒,最后将新娘接回男家,拜天地、火神,拜佛、拜老人,对长辈都行磕头礼。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兄死弟可娶嫂,兴男到女家"入赘"。
  丧葬:蒙古族古时无坟墓,因受喇嘛教与牧业生活的限制和"奠灵轻肉"、禁掘土地之故,除王公贵族外,一般皆实行野葬。人死后,体裹以单衣、毛毡等,载于牛车之上,到一定地点,打牛疾驰,遗体坠地之处即为其安眠净土,任犬、狼、鹰啄食。数日后,如鸟兽末食,意为其生前多罪孽者,则请喇嘛念经,祈求冥福。清代以后王公纳以棺椁,扎萨克则置陵寝,派陵丁看守。
  喇嘛的葬仪与平民不同,采取佛教徒葬法。葛根死后,把尸体置于大铁锅笆之上。以油火烧化,而后用银筷取出骨灰,装入木匣内,筑小塔葬之。一般喇嘛用坐棺,人死后,将尸体缠以白布,纳入坐棺,棺四围垒石块,并用白灰抹光。
锡伯族
儿子到了十六七岁,家长就要开始为他“说媳妇”。有了合适的对象后,要请一个人品好、有名望又熟悉女方家的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方家去提亲时,可以两手空空,不带任何东西。这次去的目的是“探路”,只作一般性的拜访,相互聊聊,不提儿女的婚事。但在告别时,媒人要对女方家人说:“以后我们还会来拜访”——暗示下次要正式来提亲。女方家的人察觉到来者的意图,客人走后,会立即召开“家庭扩大会议”,征求大家意见,了解男方的家庭情况及小伙子的职业和人品等。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二次去女方家时,按传统习惯要带一瓶烧酒作为提亲的见面礼,这也是正式提亲的信物,女方家一看就明白来者的用意。寒暄之后,媒人打开酒瓶倒酒,同男方家长站起来向女方父母敬酒,并道破来意。女方的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经过一番推让之后,会高兴地接过酒盅一口饮之;若不同意,则会以种种借口坚决不接酒盅。如果表示同意,媒人走后,女方家的父母会再次把近亲请来商量,同时也要征求女儿的意见。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三次到女方家时,还要带来一瓶烧酒,双方边喝边聊,话题就会转到儿女的婚事上去,女方家长会公布商量的结果,并约定下次把小伙子带来进行“面试”;如果女方的意见还不统一,那么,这件事还需要拖一拖,等待时机成熟。 
男方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女方对这门亲事意见完全统一的消息,于是由媒人、男方父母及小伙子本人到女方家去,去时要带两瓶烧酒,作为敬酒之用。到了女方家,未来的女婿要向女方的长辈一一行礼问候并敬酒。姑娘会躲起来偷看未来丈夫的相貌和风度。过一会儿,未来的女婿还要端起双盅酒,跪下给未来的岳父和岳母敬酒,等于正式求婚。一般到这时,提亲的仪式基本结束。
订亲仪式要磕头 
订婚仪式也是锡伯族婚姻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女方答应许亲后,双方紧接着要做好各项订婚的准备工作。 
按传统的做法,订婚的仪式有两次,第一次叫“磕空头礼”,这天,媒人同未来的新郎及其父母,带上两瓶贴有红喜字的酒去女方家,未来的女婿端上双盅酒给未来的岳父岳母及岳父岳母家的长辈磕头,敬双杯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这天,女方家要准备便饭招待。第二次叫“磕湿头礼”,磕头的地方仍在女方家。男方经过充分准备后,把日子定下来,通知女方及其女方的直系亲属。到了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儿子及媒人坐上马车,带上羊或其他礼物以及喜酒到女方家来,杀羊煮肉,热情款待女方家的人及其亲属。席间,在男方父母及媒人的主持下,未来的新郎要向岳父岳母及其直系亲属磕头敬酒跪献礼物,同时,要给未来的媳妇送件衣料,表示心意。这些程序结束后,婚事才有了把握,订婚的仪式才算完成。 
此后,两家人成了亲家,关系越来越密切,逢年过节,男方家还要给女方家送去礼物,特别是要给未来的儿媳送一件衣服,女方也会给未来的女婿送一双女儿亲自做的布鞋。假如连续三年没有任何理由男方不到女方家“尽义务”,那么按自动退出婚约对待,女方将另选婆家;女方如果反悔,男方将要回所有的彩礼。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有时也会发生。 
婚期确定后,双方各自开始婚事的各项筹备工作,如粉刷房屋、添置衣物、准备宴请客人用的家畜等等。 
婚礼前夕,男方要在亲戚中聘请“奥父、奥母”,以主持婚礼和迎亲等事宜。奥父奥母通常要选能说会道、家里没有丧偶的人,而这样的人在乡里颇有威望。 
出嫁仪式设宴两日 
锡伯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3天。第一天称送“喜车”,男方要为女方送去食物和彩礼。 
送喜车之前,男方家挑选一只肥公羊,举行入门仪式,人们祈求祖先保佑新婚夫妇一生平安幸福,白头偕老。随后宰羊煮肉,煮好肉,先要选择完整的羊腿部位祭祀祖先。 
迎新娘的红篷车早餐后出发。红篷车前悬铜镜,后挂八卦图,内坐奥母和护送新娘衣物的女郎,这辆篷车由奥父亲自驾驶,代表新郎的父母给女方家送宴接亲。篷车的后面是送喜宴的车,上面装有两对家畜、一对家禽以及喜酒之类的礼物,显得喜气洋洋。身穿崭新礼服,胸戴大红花的新郎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迎亲队伍最前面。 
篷车一到,女方的长者和亲人立即出来迎接,收下礼物,立即宰羊准备喜宴。 
婚礼期间,女方家设宴两日,第一天为“小宴”,招待近亲邻里。第二天正式举行婚礼仪式。这两日新娘躲在亲朋家里,由姑姨或是表姐给她开脸,以备结发为妻。第二天亲眷好友都来祝贺,“奥父、奥母”、新郎及岳父岳母都忙碌地招待客人,新郎要给每个长辈行跪礼,并敬酒。 
这天,女方要派新娘的兄嫂送嫁妆到男方家,陪送的嫁妆有衣柜、棉被、绣花枕头等,此外,新娘还为公婆及新郎的兄弟姐妹等各做一双鞋,给新郎做一到三双鞋。嫁妆车到来时,新郎的父母要热情接待,向他们敬酒,然后把嫁妆抬到新房的门口。这时,新娘的嫂子拿出钥匙打开衣柜的锁,新郎的父母把早已准备好的钱币投到衣柜里,祝福新婚夫妇将来金银满柜,财运亨通,荣华富贵。之后,新娘的嫂子锁好衣柜门,把钥匙交给新娘的婆婆,表示将大权交给了婆家。 
傍晚太阳落山时,“大宴”即将结束,这时,新郎和奥父、奥母等20多名能歌善舞者组成“丁巴”队伍,吹吹打打地来到新娘家贺喜,并接新娘。男方请来的“丁巴”个个英俊潇洒,多才多艺。双方的朋友分成两排,对舞、对歌。新娘的亲友们会主动向“丁巴”点节目,“丁巴”们会使出浑身的解数,以免被嘲笑没有接走新娘的本事。精彩的表演一直到深夜才结束。送行的亲友渐渐回去,只剩下姑舅、姨妈、叔伯等少量的直系亲属。这时新娘的母亲和奥母开始给新娘梳妆,把长辫盘成发翅,戴上银簪、额箍、耳环、戒指、镯子,穿上绚丽多彩的新衣,腋佩荷包、绫帕、坠儿等,俨然像仙女那样美丽。
想到即将离开父母和故居,新娘不免流泪。母亲看到女儿这样悲伤,也一面流泪,一面唱起古老的《嫁女歌》:到了婆家以后,要孝敬公婆不可怠慢。在父亲家的时候,南炕不是你的吗?到了公公家以后,灶头锅台不是成了你的吗……母亲唱到这,强忍悲伤,又开始诉说着慰藉之情:金纽扣也罢,总得要扣上;金闺女也罢,迟早得把篷车上…… 
母亲唱完《嫁女歌》,亲兄弟或是堂兄弟把新娘抬到篷车上,岳父要给女婿一个装有五谷粮食的小布袋,叫他走一路抛撒一路,以镇妖压邪。 
门口点起了鞭炮,十几个精干的“丁巴”队员簇拥着篷车出发了,新郎在篷车前撒着五谷开路,一路上欢呼呐喊非常热闹。这种载新娘的篷车,对任何车辆都不让路,勇往直前,倘若两辆篷车相遇,那么各自的“丁巴”会将篷车的右轮抬起来悬空,左轮压在路面的中央,平分路面而过,因为谁家的新娘都不能在路上耽误时间,而要及早赶到婆家成亲。
成婚大典繁琐隆重 
篷车来到婆家,男方全家都来迎接。新娘由奥母和伴娘扶下车,在毡子上与新郎拜天地。然后新郎与新娘通过地毡来到堂屋门前,新郎在左面,新娘在右面,相对在门外两侧,新郎用鞭梢揭开新娘的面纱,新男女对跪,用“哈达”将切成片的羊尾巴投入灶火之中,以作“白头之誓”。接着,来到屋内,举行仪式祭天祭神。 
祭拜之后,新娘才能穿绣花鞋着地,不用在地毡上走路。接下来,新郎和新娘到上房,新娘要给婆家的长辈一一磕头施礼,并给公婆、姑舅等至亲献上自己亲自做的鞋子,作为认亲的礼节。繁琐的礼节结束后,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入房坐在帐幔中,整天不得下地。 
第三天,是迎娶新娘的日子,要举行大喜之宴,所有亲朋好友都来祝贺,热烈而隆重。宴会要先接待女方家的“萨尔沙”(贵宾),男女宾分席而坐,由奥父和奥母分别招呼,男方的长者一一敬酒,表示欢迎。“萨尔沙”中许多人能说会道,幽默诙谐,使喜宴气氛更为热烈。他们除了自己表演逗笑的节目,还常常把奥父奥母拉出来表演,让他们唱《婚礼歌》为大家助兴。 
“萨尔沙”在临走时,还故意“偷”走些碟、碗、筷。新郎得知后,要赶上“偷”碗筷的人,通过表演节日或唱歌等形式,要回碗筷,这样折腾好几次,才把“偷”走的碗还给新郎,但还有一双筷子和一对碗被带走,直到次日新郎带着酒去看望岳父时,岳父才会还给新郎。 
“萨尔沙”走后,婆家的客人论辈依次入席,继续欢庆,新郎要向他们敬酒,表示感谢。 
晚上,新郎新娘两家的弟兄都要来,举行一种“换合盅”的仪式,(也就是换酒杯的仪式),奥母将两个酒杯用红线系上,成为“双盅”在一个杯子里倒水,另一个杯子里斟酒,让新郎新娘对坐在洞房的炕上,中间放一块煮熟的羊腿肉或是羊的肩胛骨肉,用双手把双杯酒交换几次,再给新郎新娘各一杯。他们喝了之后,奥母要问谁喝上了酒,谁喝上了水?这样连续三次,让新郎新娘吃三次肉,喝三次酒,表示从此结为恩爱夫妻,白头到老。喝完这种交杯酒的仪式之后,男女双方的兄弟便开始抢肩胛骨的肉,先抢到的一方被认为有本事,同时也有娱乐的意思。 
亲友们走后,嫂子或是婆婆给新郎新娘铺陈,这时新娘才下炕,到堂屋向祖先牌位和公婆拜礼,再进入洞房。 
男方喜宴的第三天,新郎和新娘要早早地起床,新娘要给公婆点烟敬茶,新郎则要提上两瓶喜酒去叩见岳父岳母。这天,婆家还要用车把娘家的二老接来,专门招待亲家吃“完婚饭”。新郎和新娘在父母的带领下这天还要去墓地上坟地祭祖。 
到了第五天,娘家人要送来帐幔和两块油饼,油饼要包在报纸里,卷在帐幔的挽结处,新郎和新娘在睡前各吃一块,表示吉利。 
第九天,新郎新娘回娘家探亲,住一夜。满月后新娘要回娘家住满一个月。 
如今锡伯族的婚礼从简,增加了许多符合时代进步的新内容。
锡伯族的婚俗 - 特点 
锡伯族的婚姻,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的婚姻,由父母包办,择配讲究“门当户对”。锡伯族本姓禁止通婚。清代还有“旗民不交产,旗民不通婚”的禁令。在习惯上,“骨血正流可婚,骨血倒流禁婚”,即舅父的女儿可以嫁给姑母家的儿子,而姑母家的女儿不能嫁回舅父家与舅父的儿子结婚,五服之外不限。过去男女十七八岁结婚。还有一种招养老女婿的习惯,没有独生子的人家,为了养老送终,招女婿作为继承人。 
婚礼前,女方家长要请位“送亲婆”,他必须是儿女双全,干净利落,善于辞令,同时又是属相与新娘属相不相克的人,陪伴新娘去婆家,在礼仪上随时地给新娘以指点,直到拜完“天地”为止。同样,男方家也要请位“娶亲婆”,她也得是和送亲婆条件相同的长辈妇女,在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双亲之后,接替“送亲婆”的义务,照顾好新娘。 
锡伯族妇女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如果姑娘出嫁后被丈夫“休掉”送回娘家,这对父母、本人都是极大的耻辱,在社会上也要受到谴责。一旦夫妻不和睦,亲友们极力从中说和调解,以免家庭破裂,经反复调解,夫妻没有和解的余地时,才离婚。 
由于妇女的社会地位低,当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破裂时,妇女无权得出离婚要求,而丈夫可随意提出“休妻”。离婚后,丈夫将负担女方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用。以后各自另行择偶,互不相干。 
再婚时的婚礼,如果有一方未婚,其结婚程序与一般成婚无差异;如果双方都是二婚者,婚礼仪式从简,只宴请一些近亲好友祝贺成亲之事。 
抢婚。这是锡伯族缔结婚姻的一种古老方式。根据年代不同等原因,又有象征抢婚、半硬性抢婚和硬性抢婚等不同方式。硬性抢婚常常是发生在下列某种情况: 
女方曾与男方相爱,之后女方又有新的恋人,或者是一位姑娘被几个男青年同时求爱,都想娶这个姑娘为妻子。其中某个男青年为了捷足先登,便邀请至亲好友帮助,采取得前抢亲;有的在姑娘被抢走途中,又被另一伙抢亲的帮伙拦劫,趁机抢走。 
有的男青年一直没有姑娘与他相爱,由于年龄较大,便请族中亲属帮自己抢婚。但事先必须调查清楚女方必须是没有相爱的人,年龄也要相仿。抢亲的方式是先礼后兵,抢亲前必须通知女方去抢亲,在抢亲队伍出发时(黄昏时分),先派出先锋三人去通知女方,之后就在女方门外监察女家动静,采取应急措施。女方得信后,在夜深人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好仓惶应急。抢亲的男青年如能抱着姑娘放置在马背上,姑娘身体任何部位都没有沾地,二人共乘一匹马回来,这便是抢亲的胜利。因为姑娘感到,这小伙子在重重包围之中,在自己奋力抗拒下,竟能将自己抢回来,因而产生了敬佩爱慕之情。认为此人强悍有力,智勇双全,是锡伯族青年中的能手、英雄,所以也就不再挣扎喊叫了。此时女方家长听不到女儿的叫声,知道女儿已经默许,也就不再追赶了。女子被抢到男家,征得女方同意便立即举行婚礼,招待亲友。接着男方请人到女方家提亲,经过讨价还价之后,男方将聘金财礼送给女方家中,婚事便告结束。
婚丧嫁娶--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一般禁止锡伯女子外嫁他族,但允许男子取他族女子为妻。锡伯人在婚姻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同姓不同婚。婚姻要经过说亲、许亲仪式、订婚仪式和婚礼等过程。婚礼前要由“奥父”、“奥母”(意为“迎亲爹”和“迎亲娘”)主持和交涉迎亲事宜。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 
锡伯族的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以弓箭结缘。小伙子向姑娘求爱,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艺博得姑娘的芳心。如果姑娘看中了哪个小伙子,就主动同他一道拉弓射箭,以此沟通情感,结为良缘。 
锡伯族在丧葬方面的宗法观念非常强,人死后必须和自己的亲属葬在一起。丧事时外人不得穿孝进院。而且丧事时所有佛龛、祖宗都要用布蒙住。锡伯人通行墓葬,每个家族都有固定坟地。 
每一个哈拉(姓)和莫昆有各自的墓地。老人死后行洗礼,报丧时行跪礼。出殡选单日,忌申日和午后。吊丧期多为三日,多者五至七日不等。墓堆上插两杆幡(一为纸幡,一为用红布或红绸制)。丧期内忌串门。祭奠期 “四十九日”,远亲脱孝,直系亲属则需百日脱孝。萨满、其它巫职人员和非正常死亡者火葬,未婚男女棺材不做底,而用芦苇代之。幼儿死尸弃于野外任凭飞禽走兽噬食。
满族
满族婚礼既带有本民族浓厚的特点,又融合了不少汉民族的风俗礼节,一般地讲要经过以下程序: 订婚:满族青年男女订婚有两种形式。一是男女青年的家长是熟人或朋友,相互了解,有意做亲,便 托媒人给子女许订终身,有的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的是女方向男方求婚。另一种是男女双方互不认识,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并由媒人转交双方的门户贴,开具双方的旗佐、履历、姓氏、三代。此外,还要互相检验生辰八字。 
放定:即递财礼。分放大定和放小定两种。放小定是未来的媳妇拜见姑母兄嫂等男方家至亲时,得到财物。放大定叫做“过大礼”,俗称“下大菜”,就是选择吉日,男方将聘礼送到女方家。 结婚前一日,送亲的要喝“迎风酒”。新娘则离家到男方借好的寓所住宿,俗称“打下发”。次日清晨,女方家用彩车送亲,由其哥哥护送。彩车到新郎家时,洞房门前的地上放有一火盆,让喜轿车抬着新娘从火盆上经过,俗称过火避邪。为赶走或杀死随轿而来的鬼怪,新郎要向轿门虚射三箭;也有实射的,但一般都是朝轿底射,以免伤着新娘。接着,新娘被人扶出轿来到天地前,同新郎一同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拜完北斗后举世闻名行“撇盏”仪式。即头戴红盖头的新娘和新郎,面朝南跪在院中神桌前,桌上供猪肘一方、酒三 盅、尖刀一把,萨满单腿跪在桌前,一面用满语念经,一面用尖刀把肉割成片抛向空中,同时端酒盅齐把酒泼到地上。主要目的是乞求上苍保佑新婚夫妇,使他们子孙满堂,白头偕老。举行完以上这些仪式后,新娘由全科人(即父母子女俱全的人)搀进洞房。新娘过门坎时,在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新娘必须从上面跨过去。新房的床铺必须全科人铺设,洞房铺好后要在房内奏乐,称 “响房”。新娘入洞房时,一小女孩手拿两面铜镜,对新娘照一下,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前胸后背。接着,另一小女孩递过两只锡壶,里面盛有米、钱等,新娘或抱在怀里,或夹在腋窝,俗称“抱宝瓶”,又叫“抱保媒壶”。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用秤杆把罩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去,叫做 “揭盖头”。接下来便是夫妻喝交杯酒,吃合喜面、长寿面或子孙饽饽等。 
[丧葬习俗] 
满族先人在历史上曾经实行过“天葬”。肃慎、悒娄、勿吉时,夏天人死实行土葬,因便于挖土掩埋,死者无棺无 ,冢上作屋不令雨湿,杀猪积冢上,为祭祀供品;秋冬土冻,人死则实行“天葬”,将尸体置于树上,用尸捕貂。辽金时,满族先人丧葬形式有天葬、火葬和水葬。女真人死,将尸体置于大树枝干上,令禽兽食之,仍属“天葬”之俗;“头目女真”则火葬,死者“皮冠上缀白鹿布,前遮面目,后垂于肩”;居住江边的满族先人还有实行“水葬”的,将尸置于水边,水涨而冲没。
满族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女真人的主要丧葬仪式,但由于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及受汉族影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满族人也主要以土葬为主。但满族人对横死的人,如上吊、车祸、淹死、痨病(肺结核)死的,都必须火化,不能土葬。
过去辽金女真贵族有“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故俗。努尔哈赤死后,有大妃乌喇纳喇氏、庶妃代音察、阿迹根三人从殉。虽然其中有政治斗争的需要,却也反映着殉葬的陋俗。皇太极之死,亦有二个亲信侍卫从死。此恶俗,在满族入关后逐渐消失。
满族老人在弥留之际,要把祖宗板和祖宗匣取下来,用红布或者红纸包起来,等出灵之后再放回原处。老人病危时,要抬到南炕,不能让老人死在西炕或北炕,那样不吉利。
一般人家老人死后,要顺炕放三块木头,俗称“停尸排子”,把死人放在上边。要头朝西,脚朝东。死者的嘴里要放一个铜大钱,或者硬币,叫“含殓”。
要停灵三天。第一天,报丧。通知远近亲友,当晚家人不能睡觉,叫做“守灵”。死者头前放一盏豆油灯。用棉花捻成长捻,一半在碗里,一半在碗边,豆油灯一夜不灭,俗称“照尸灯”。死人,一般要在屋里停放一夜,第二天入殓、祭奠。当人们抬尸首时,不能走门,要走窗户,因为门是留给活人走的。第三天出灵,即出殡。
满族人的棺材与汉族人的不一样,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满族人的棺材是起脊的,上尖下宽,跟起脊的房屋一样。满族人叫“旗材”或称“满材”。棺材不能白茬,要着色,一般是红土色。两边棺材帮,要画上山水花纹、云子卷儿,俗称“鞑子荷包棺材”。棺材头要画云子卷儿和仙鹤等,也有的画上各种花卉,俗称“花头棺材”。棺材头的横批,一般是“驾鹤西去”。棺材后头,要画上莲花,叫做“脚踩莲花上西天”
第二天,中午开始“祭奠”。亲朋好友得信前来,要献上“帐子”和礼钱。“帐子”就是整幅白布,上边别上用白纸写的大字“某某千古”、“某某万世流芳”等,丧家要把帐子悬挂在灵棚里,供人观看。棺材头旁边,站着一个主持仪式的人,子女和家人跪在棺材两旁,叫做“陪孝”。吊唁的亲友要站在棺材前头,由主持人高喊:“某某老人家,你老听真,这位是你老的什么什么人,前来给你老吊孝来了!”随后向凭吊的人喊:“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叩首!”凭吊者三鞠躬后跪下磕头。主持人喊:“平身!”凭吊人起来走开。下面继续第二人。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
满族人家死人成殓后,在院内要挂红色幡旗,有一尺多宽,一丈多长,挂在院内西边一根两丈多高的木头杆子上,满族人认为幡是死者的灵魂。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将红幡挂起,太阳落山之后,将幡取下,放在棺材盖上。
满族丧葬中,有“烧饭”之习俗。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后努尔哈赤等一再告戒要节省食物器具,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在烧纸时,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跳过就可以了。
出殡的时候,长子手举“灵头幡”,走在灵车前头。灵车后,其他子女们打着“铭旌”,就是细长的布条,像旗帜一样,结在一根长棍上。布条的周围镶着狼牙边。旗的颜色,要根据死者是哪旗人而定。
满族死人,不写“殃榜”,这点与汉族不同。所谓“殃榜”,就是在一张白纸上写明某人某日某时“含殓”,某年某月某日为死者生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四熬日”,某月某日某时辰为“避忌日”,告知亲友,按时参加仪式,按时回避。
出殡回来,要摆筵席宴请参加送葬的亲戚朋友,叫做“辞灵饭”。
祭奠日期,有“一七”,也叫“头七”,就是人死后的第七天。家人和子女要携带供饭、供果等到坟头焚烧。以后是“三七”、“五七”、“七七”祭奠。
到了一百天,还要照样祭奠,叫“烧百日”。祭奠完毕,家人和子女在坟前脱去孝服,叫做“脱孝”。
到了一周年时,要“烧周年”,举动比较大。再以后,要“烧三周年”。每年到了清明节,家人和子女要上坟祭奠。 
瑶族
婚俗
男女青年社交自由,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但不与他族通婚。家庭组织一夫一妻制,多行姑舅表婚。同姓通婚不忌讳。蓝靛瑶上门入赘较盛行,白头瑶流行“抢婚”习俗。
  瑶族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一般不与他族通婚,网氏族五代以外即可结婚。婚姻有的由父母包办,也有自由恋爱结合的。由父母包办婚姻者,往往幼小就被父母许配他人,假如父母已经死亡,便由兄嫂、叔伯作主。自由选择配偶的主要方式是对歌。
  对歌一般在春节和外寨青年男女来本寨踩歌时进行,也有本寨青年男子相互邀约到友邻村寨对歌。对歌地点一般选择在村寨附近,届时男女各为一方,以彼问此答方式进行对唱。山歌曲调简单,但歌词复杂,视男女对歌感情深度而变化。经过集体对歌的观察、比较、考虑后,若某一小伙子对某一小姑娘发生好感,便可与小姑娘单独对唱,但地点只能在众人所能见到的地方,双方有了一定了解后,男方即向女方透露求婚意见,如双方情投意合,便可相互赠送小件饰物作为信物。在部分地区的瑶族中,互赠信物时小姑娘要咬小伙子的胳膊,倘若小伙子的胳膊被咬而积浓,则表示有缘,否则婚姻难成。
  对歌是长期流行在瑶族社会中的一种自由婚姻形式,因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遵守的规则。如同村寨青年男女不能对欲,老人在场不能对歌;自己家中的人更不能对歌;男女二人不得单独或在僻静地方对歌等。瑶族婚姻盛行说媒,即使是通过对歌选择的情侣,也要通过说媒订婚。说媒时通常由男家选派媒人向女家递送烟叶,以示求婚,此即调之“问烟”,女方父母收下烟叶,则表示同意求婚,如果退回烟叶,则表示拒绝。也有通过对歌选择,然后说媒而结婚者。
  瑶族婚姻中,舅父享有优先娶外甥女为儿媳之权,只有舅父无子时才能嫁与别人。家中有长女出嫁,要由舅父舅母为之主持婚礼,次女出嫁便由大姐和姐夫主持婚礼,并由大姐为之梳头。家无男嗣者,普遍实行招赘上门。寡妇一般受到社会同情,且可以改嫁,如系缺顾者,财产由原夫兄弟平分,寡妇可以带走属于本人的私房物。维持瑶族家庭婚姻生活的准绳是习惯法。未婚男女私通,如被发现,须请“瑶目”杀鸡为之“洗脸”认错,如女方怀孕生子,一般即结为大妻。有妇之夫与未婚女于通奸怀孕,男方可纳为妾,反之,男子则要受罚。有妇之夫与有夫之妇通奸,被本夫发现,便由“瑶目”罚通奸之夫五元半开(解放前云南通行的一种货预),归之本夫;继续与人通奸,则受重罚。离婚被瑶族视为严重的事情,双方实在不能和解时,须由“瑶目”断处,否则会受到寨民的谴责。双方自愿离婚者,离婚时,当事双方各携砍柴刀一把,竹简一节(或蒲木片一节),远成材寨,到山上把竹筒破作两半,各执一半,立即向相反的方向走开,表示各走各的路,永不回头;或以丝线一节,用刀裁断,各执一截,表示一刀两断。若一方主动提出离婚,另一方不同意,主动提出离婚一方须退赔另一方结婚时的部分礼金。
葬俗
瑶族历史上行火葬(今金平县部分瑶族对凶死者仍沿此习),河口县原为瑶族居住的老刘寨,50和60年代数次发现过骨灰罐。清乾隆《开化府志》载有:“死者不落地,火化收藏。”民国《马关县志》有“亲死火化”之说。民国以后才普遍改行本棺上葬,但不立墓碑,盛行夫妻合葬。坟头上筑一道小石门,意为是供死者夫妇出人的灵门,非原配妻另筑较小的一道石门,表示不能与丈夫平起平坐。墓后立一块长形的“山神石”,作为亡灵的保护神。夭折或非正常死亡者,不得在家停丧,也不举行丧礼。没有固定的公共墓地,中年以上的人,大多在生前就选好自己的墓地并告知子孙。
老人死后,家人对空鸣3响铜炮枪报丧,然后由专人陪同孝子逐处向亲友跪拜讣告。亲友闻讯即带着米、酒、鸡等前来帮忙料理丧事,按死者性别由男女亲戚为其沐浴、更衣、剃头或梳头,道公念经超渡后人殓封棺。棺钉一律为竹木钉。棺内垫放若干层草纸,并以白布盖尸,再置放用竹子或苞茅秆扎制的一、二市尺长的梯子一架;意为是给亡灵上天的“天梯”。又按死者年龄放人若干枚硬币,一岁一枚。经择吉确定发丧日,一般停丧不超过3天。上午九时左右发丧。先由道公念《开路经》,然后抬棺在送葬人头上过三次后启行。棺材人穴后,首先由孝子每人捧三棒土背着放人穴中,然后帮忙群众才动手填土堆坟。“吉门”老人死,要用彩纸剪成日、月、鱼、鸡等图案贴在棺材上、下葬后先由道公盖3锄土,唱念道:一锄盖你头,子孙后代吃不愁;二锄盖你手,儿女子孙代代有;“三锄盖你脚,金子银子用马驮。”之后,由送葬人按亲疏顺序每人盖一锄,然后才由帮忙安葬的人掩埋。葬毕回家路上,道公边诵经边在路上分段埋石,意为阻挡亡魂回家作祟。送葬者必须用香面洗手后才能进家。葬后半年或周年,扎五彩冥房到坟上烧化,并以酒肉祭奠,叫“烧灵”,以后每年清明到坟上挂纸钱祭扫。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