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粉面煎饼
煎饼,就是用调和好的面糊倒入涂过香油热锅上煎出的薄饼。也有软馍的叫法,软香适口耐人寻味。且制作工艺也很简单,是人们最喜爱的吃。特别它是众多食客早餐的主食。
每当我到集市上或在家中用餐时不管是调料加工多么精细,摊出的煎饼吃起来仍感到乏味。情不自禁,就使我回忆起母亲所摊的又薄又香的煎饼来。使我们吃得非常开心。其情景仍记忆忧新。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高潮,县城小王和小枫两位有志青年积极报名,被分配在我们村,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们六位青年在大队团支部书记带领下一早赶到公社机关迎接,他们身背挎包胸带大红花。高喊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立志到广阔天地去经受锻炼和考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口号,入村时全体社员列队欢迎,并把他们安排在与我家隔壁的三间大堂屋内,他们也很快参加了生产队的各项劳动,与我家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恰。为表示亲昵,他们也随同我的表兄一样称我妈为大姑。他们的衣服破了我妈主动为其缝补。特别是当时流行的劳动布裤子要在双膝和臀部补几块椭圆形的大补丁,这些活全由妈妈承担,而且补的平平展展非常美观。他们也时常帮助我家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关系相当密切,妈妈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看待。
1971年秋天是个大丰收年,我家分得了十多斤棉籽油,妈妈总舍不得吃,深秋的雨天,他们俩个在我家玩,妈妈说:“明天我想办法给你们改善生活”。当时我们非常高兴,在并不富裕的当下,白面很稀缺,不知道她如何改善。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洗了一大筐红薯,用自制的铁擦子把红薯擦成碎渣后,倒在水中浸泡,澄出一层洁白的粉面来,中午把粉面调成糊状,摊了起来。我们就地而坐,围成一片,争相食用,如同美味佳肴津津有味吃个痛快。面糊摊完了,煎饼也都吃光了。妈妈非常高兴的说:“只要你们吃得好我就满意了”。
粉碎“四人帮”以后,这批知识青年全部回县城安排了工作,小枫弟也找到了一位称心如意,志同道合的伴侣,结婚后夫妇二人还专程来我家看望了妈妈。妈妈便拿出了平时积赞的几十元钱表示祝贺。
前些时我与枫弟等小聚,席间,枫弟特意提出那次吃煎饼的事,他说:“每逢吃煎饼时都会想起对那次吃姑姑摊红薯粉面煎饼的记忆,使我既感动又愧疚,那时虽然是一饨简单不过的煎饼,可比现在几百元的宴席的情义还深重啊。那几十斤红薯是您家十多天的口粮啊,我们吃的倒痛快,而姑姑确吃了一碗滤过粉面的红薯渣,可见她对我们这批知识青年是何等的关爱,他对我们的好处又何至那一顿煎饼。在我几次生病时都是她尽力使用民间验方,调节饮食凡是感冒就给我做酸辣面片,而使我很快康复的,几年中我不知喝了多少次姑姑做的酸辣面片和煎饼。实在记不清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姑姑比亲姑姑还要亲。她的付出太多了,而从未得到点滴回报,我怎不愧疚啊!”说着流下了眼泪,在场的人都掉泪了,兴奋的场面立即沉静下来。妈妈是一位极普通的老人,她一生中办了不少好事,她勤劳俭朴,乐于助人。在她逝世多年后,仍有人怀念她、作为她的儿子我也感到自豪。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