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的东缘,属驻马店市,因位于泌水之阳(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地处桐柏、伏牛两山余脉结合部,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全县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理格局,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总人口91万人。泌阳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居住繁衍,西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设置泌阳县,几经战乱与变迁,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定名为泌阳县沿袭至今。泌阳历史古老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一山一壑均有历史,一岗一洼均有文化。
泌阳罗汉山的概况
罗汉山位于河南省泌阳、方城和社旗三县交界地---泌阳郭集镇境内,因巍峨连绵的山势坐北朝南、酷似一尊庄严端坐的弥勒大佛而得名;此山海拔539米,地理位置优越,西山脚下即是“泌水倒流”源头、“百米分江淮”遗址;山中风景迤逦而清幽、奇石众多而神妙,吕后娘娘、驴头太子及状元泉等传说故事精彩纷呈;据传此山是弥勒佛祖弘法道场,达摩祖师曾在此山坐禅证悟禅机并留下“坐禅脳”三个字至今仍清晰可见。罗汉山东南约9公里处有座古镇,现谓古城,汉时为舞阴县,后为舞阴郡,为王侯将相分封之地。山中有一座千年古寺,据历史记载始建于汉,重修于清光绪年间,罗汉山的周围有一道蜿蜒连绵古寨墙现存4000米,据历史考证为楚长城的一部分。罗汉山的东南侧为西汉时修建的马仁陂水库,现称为华山水库。罗汉山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古迹遍地,目前已开发与发现的景点主要有:罗汉山寺院、楚长城遗址、罗汉山书院、佛心石、罗汉山官帽、罗汉净身池、状元泉、罗汉左右拳、百米分江淮遗址、罗汉山无龙地涌等景点,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罗汉山历史文化研究
泌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据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泌阳属楚,为楚国的北部边境,楚文王二年即公元前668年,楚在其北部边境修建长城史称“方城”,经历史考证在泌阳境内长达30余公里。根据楚长城建筑风格(干垒石结构)经中国古长城研究会考证,罗汉山的古寨墙为楚长城的一部分,罗汉山曾经是楚国在此屯兵抵御外患的重要演练场。2006年,泌阳楚长城作为中原楚长城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罗汉山的南侧,是烟波浩淼的华山水库,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该水库修建于西汉元帝建昭五年即公元前34年,南阳太守召信臣督民工修剪成马仁陂水库(当是泌阳隶属于南阳府),成为中国水利史上的著名建筑工程。因依山傍水碧波粼粼被称为仙陂烟雨,列为古代泌阳八景之一。
罗汉寺坐落于罗汉山的前怀,据历史考证修建于汉朝初期,据遗留碑文与传承老人们口述,传说当年规模宏大,香火旺盛,由正殿、菩萨殿、老母殿、佛祖殿等重大建筑群组成。寺门左侧有钟楼,右侧有鼓楼,正中院鸣钟亭有双石狮子把门,气势非凡,是广大信徒虔诚拜佛传经送教的场所。另外围绕着罗汉寺庞大建筑群所附生的状元泉、罗汉净身池等特殊地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罗汉故事史,虽久历风雨与沧桑巨变,珍贵的历史信息在代代传承中得以保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罗汉山的宗教文化研究
罗汉山因酷似一尊端坐的罗汉而得名,又因前怀有一座传承千年的罗汉古寺而蒙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据传此山是弥勒佛祖弘法道场,达摩祖师曾在此山坐禅证悟禅机并留下“坐禅脳”三个字至今仍清晰可见。这些宗教传授的流传印证着罗汉山宗教文化的传承发展。围绕着罗汉山的山川地形与古代建筑群遗留下来的传说故事可歌可圈,围绕西汉吕后皇娘畅游罗汉山、与上仙张果老毛驴私通生下驴头太子的传说衍生出一系列传说故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罗汉山传说故事,为研究罗汉山的民俗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素材。罗汉寺历来为传经送教的场所,历经千年发展,宗教文化独具特色,而又与全省乃至全国宗教文化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罗汉山的旅游文化研究
罗汉山地处中原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交汇处,地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罗汉山的地理处于淮河流域与汉水流域的分界处,百米流经分江淮。在罗汉山又挖掘出了官帽奇石、佛心奇石、神龟奇石、天龙地涌奇石、左右拳奇石、金蟾奇石等象形奇石文化,为整个罗汉山象形文化增光添彩,特别是罗汉山奇石天书“象”或“家”字奇石的发现,为正在挖掘的罗汉山奇石文化增加了神秘色彩。罗汉山处于南阳文化与天中文化盘古文化的交汇演替处,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罗汉寺文化、楚长城文化、马仁陂水利建筑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形成了罗汉山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神秘美丽的罗汉山,是中国唯一一座以罗汉命名的奇山,是历朝历代公认的风水宝地。这里既是南朝齐、梁时期著名思想家、无神论者---范缜故里,也是明朝著名内阁大学士---焦芳出生地。
罗汉山山峦叠嶂,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静坐在泌阳的西北边陲,悠扬的钟声,静谧的寺院,甘甜的泉水,成为人们养生的理想场所,天然的森林氧吧使人远离了城市的噪杂,具有极高的养生旅游价值。
《天中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