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泌阳老记协会员重走长征路
在纪念建党百年华诞前夕,驻马店市泌阳县老记协弘扬长征精神,重走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路过泌阳境之路,感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和热爱人民、顽强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1934年10月,我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按照中央军委部署,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于11月16日,从河南光山县何家冲出发向陕北进发,并遭到敌军尾追堵截。在我鄂豫边省委书记张星江及地下党的接应带领下,红二十五军决定避开正面敌军,转道进入敌军防守薄弱的泌阳西进。于11月23日傍晚,进入泌阳高店乡境内,夜宿盘古乡二郎庙短暂休整。并避开县城敌军,绕开地方反动武装围寨,于24日,25日,先后翻越盘古山、凤凰山、铜山沟,经过高邑、贾楼、付庄、春水、象河出境进入方城。红二十五军在泌阳境经过三天两夜、10多个乡镇,60多个自然村、行军350多里。所到之处,都得到了沿途群众的欢迎爱戴,箪食壶浆迎接红军。同时,红军指战员严明的军纪、亲民爱民情怀,也极大地温暖感染着群众,并由此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红军是宣传队,红军是播种机”,红二十五军过泌阳,人民深受其益。 6月19日上午八时许,老记协12名会员首先来到了当年红二十五军入境泌阳的高店乡陈茨元村。在村头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入境泌阳”纪念碑前,村党支部书记王和平向会员们介绍了当年红军进村的情景:“指战员们虽然军衣破旧,但个个精神抖擞,说话特别和气。很多战士一放下背包,就给乡亲们扫院子,打水,忙活起来。大冬天的夜晚就在三五成堆的挤坐在村头,或群众的墙根下睡觉。尽管我们也腾出了有限的房子,让他们去住,可他们怎么也不进屋。乡亲们都夸说,真是爱人民、为人民的好军队!”听了介绍会员们对红军战士油然而生敬意。
随后,会员们来到了红军路过的盘古乡肖湾村委响水湾。这是个山岭连绵的地方。早在这里等候会员们到来的65岁的老支部书记陶广厚介绍了当时红军行军途中在此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他指着前面一座叫响水坡下的一片沟地介绍说:“当时红军大部队行进到这里时,部队首长就在这块沟地里召开了一次紧急战地会议:一是决定筹备军粮;二是边行进边扩军;三是重伤病员离队隐蔽养伤。同时决定部队轻装向西北急行军,以防敌军闻讯追赶。后来大部队就加快了行军速度。”
接着会员们又来到了高邑乡谭园村委胡李冲。在村头的“红二十五军长征休整地”纪念碑前,60多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川向会员们介绍了当年红军在此宿营休整的情景:“尽管战士们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很是疲劳,但他们进村后,还是热情的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当时军部设在距此村不远的龙泉寨)。村里的12户人家的水缸里都被战士们打满了水。院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天寒地冻的夜晚,战士们就露宿在山坡上、麦场里。11月25日早晨,红军就要开拔行军了,村里有位磨豆腐的乡亲叫刘兴全。特地起早磨了一缸豆腐脑,说好了不要钱让战士们喝。可战士们却说不要钱就不喝。后来战士们硬是每盛一碗、就在地上的筛子里丢下一枚铜钱。待部队走后,刘兴全数了数,比卖一个豆腐还多出了钱。他和乡亲们都夸赞红军就是好,就是亲民爱民不扰民!”会员们更是对红军的精神感到敬佩。
当天,会员们还头戴树枝编织的绿色掩护帽,穿行在山路崎岖的密林中及乱石遍布的山道上、河滩上,亲身感受了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红军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红军长征是一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远激励中华民族斗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财富。红二十五军的足迹永远在泌阳老区的大地上闪光,红色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红军作风、红军精神、红色基因也在这块土地上薪火相传。也永远鼓舞召唤着一代代盘古儿女为开创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乡而拼搏奋斗。 这次活动使老记协会员们受到极大教育和鼓舞。特别是泌阳老区人民“最后一碗粮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的拥戴红军情怀、也更让会员们感动不已。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在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继续发挥新闻老兵余热,坚持用手中的笔,讲好泌阳故事,展现泌阳风采,写出泌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加新美的新闻篇章来。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