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太班桂芬 跨越半个世纪爱的奉献
78岁老太班桂芬 跨越半个世纪爱的奉献
本网讯:泌阳县委宣传部 王有震 张成亮 付蕊
九曲十八弯的泌水河潺潺流淌,从河南老区泌阳县马谷田镇的凤凰山下穿过,向人们讲述着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佳话。
美丽新娘 对伤残军人一生的承诺
1968年3月的一天,泌阳县马谷田镇茨园村李庄组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端庄秀丽的新娘搀扶着架着双拐的新郎——她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一个爱的诺言。
1962年5月,19岁的李德榜与班桂芬订了婚。1963年春,李德榜光荣参军,被分到湖南当时属广州军区的某部担任无线电通讯员。勤学上进的他在部队刻苦训练,1964年7月,荣立个人三等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1965年,他被部队确认为党员发展对象,并决定破格保送他到广州军事院校学习。当他给鼓励自己报国入伍的未婚妻班桂芬写好报喜的信,准备打点行李上路时,部队发出了“援越抗美”的号召。李德榜经过一昼夜的苦苦思索之后,把那封未发的信折叠好,夹进了日记本里。
在当天的日记上,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桂芬,这封信没有寄出,在军校和战场之间,我选择了后者,虽然我知道这种选择意味着什么,但我相信你会理解的……”
1965年10月,在一次军事演习时,面对山上滚下的巨石,李德榜推开身边的战友,而自己却被巨石砸中。虽然被医生极力抢救,但由于3节腰椎粉碎性骨折,导致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为了不拖累心上人,他含着眼泪给班桂芬写了一封分手信。班桂芬辗转数千里到部队医院探望,她声泪俱下地说:“德榜,你放心,你为祖国失去了双腿,我伺候你一辈子……”
1967年5月,李德榜架着双拐,怀揣一级伤残军人证书,回到了故乡。面对亲戚朋友和邻居们的劝说,班桂芬何尝不知道这种选择意味着什么?从此,她走上了苦难重重的人生旅途。
为了丈夫 辞去民办教师工作
为了全心照料病残的丈夫,班桂芬忍痛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教师工作。在那个靠挣工分来糊口的年代里,一家人靠丈夫每月14元的抚恤金,生活的艰辛可以想象。
由于丈夫高位截瘫,生活行动十分不便。为了医治丈夫的后遗症,她多方求医问药,还学会了给丈夫腰部和双腿按摩,在班桂芬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的胸部以下和右腿渐渐恢复了知觉。
1969年1月,儿子向东出生了。家里再穷,产妇也要“坐月子”,但班桂芬连这种福都没有享过。生下向东的第3天,她就开始奔波于灶屋、田地之间。第2年冬天,大女儿向梅降临人间。有一回,班桂芬和社员们一起摘棉花,忽然听到地头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叫声。原来不到1岁的向梅爬到田埂边的泥沟里去了,头上、身上全是泥水。班桂芬抱起向梅,搂着一旁吓呆的向东,眼泪直往下掉。
祸从天降 人生再陷深渊
命运好像有意捉弄班桂芬,不幸向她袭来。12岁的大女儿向梅不幸患上了精神病,一犯病就到处跑,打针、吃药也不见好转。家里又多了一个病人,小小年纪的儿子也跟着母亲下地干农活。
更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1988年7月,19岁的儿子突发高烧,脸、手都发肿,后来在马谷田镇医院检查,诊断为肾炎。住院治疗期间,儿子的病情逐渐恶化,经检查已转化为尿毒症。
抱着一线希望,班桂芬背着儿子转到县医院。1988年8月16日这天,孩子持续高烧不退,弥留之际,儿子对她说:“妈,我的病是治不好了,以后不能孝敬您了……”
生命何其苍凉!53年来,班桂芬在与命运抗争的几十年患上了四肢麻木、腹水积膜等疾病。躺在病床上的班桂芬心力交瘁,她真想就这样睡下去,但看着这个家,看着瘫痪的丈夫、患病的女儿,她心里很清楚,她不能倒下,她是维系这个家的生命线。
一片孝心 悉心照料父母亲
班桂芬的父亲患肺癌10多年,后来病情加重,多年卧床不起。为了方便照料父亲,她就用架子车从娘家将父亲拉到家里精心照护,直到父亲84岁时离开人世。
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早年双目就失明了,后因高血压引发瘫痪,她把母亲也接家里悉心照料。一日三餐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每天夜里起来好几遍为母亲换尿布。班桂芬任劳任怨,母亲在93岁那年安然去世。
关爱如潮 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对班桂芬的家庭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1967年,李德榜退伍返乡,被安排到乡里当总机话务员。不久,县里将其转正安排到马谷田综合厂当出纳员,还转了城市户口。
李德榜退休时,由二女儿改梅接了班,安排到县城一家工厂上班。李德榜的伤残抚恤金和护理费陆续增加,解决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2011年,二女儿改梅得重病动了手术,政府为其解决了城镇低保,并进行了大病救助。
真情大爱演人生。78岁的班桂芬以纤弱之肩53载默默付出,谱写了一曲真情颂歌。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