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水河畔走出的河南坠子

泌阳县委新闻科 周豫琳 王有震

驻马店老区泌阳县的“河南坠子(尹喜派)”,作为在泌阳县域内流传的代表曲艺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末元初,山西道士王重阳(全真教)在山东、河南传教,以说唱为主,此“说唱”即河南坠子的前身。王重阳教了8个徒弟,后分为8个流派,泌阳一支为“尹喜派”,到目前已传承18代。1957年成立泌阳曲艺队,朱子亭为老师,以坠子为主,泌阳县这才有了专业的“河南坠子尹喜派”演出队伍。
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4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中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产生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异,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胡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以吸引听众。闹台以后向起腔过渡的乐曲,是速度和力度的缓冲,称为“过板”,现代都改为前奏曲。伴奏的主要部分是“托腔”,是唱腔进行中的模仿性过门,包括乐句中间的对应性过门、乐汇中间的填补性过门、寒韵(悲腔)中间的吟哦性过门。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醒木等。由道情改唱坠子的多用简板,由三弦书改唱坠子的多用铰子,由大鼓改唱坠子的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多在说唱长篇书目时使用。演唱方式有单口、双口(或对口)、三口(或群口) 3种,并各有书目。
河南坠子从道情、三弦书、山东大鼓、琴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书目,以后又创编、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书目,有长篇、中篇、短篇200余种,保存了不少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偷石榴》《王庆卖艺》《梁祝下山》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都编唱了不少具有进步思想内容和鼓舞群众斗争意志的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在整理传统优秀节目、编写反映现实的新作,改革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河南坠子特色器材包括坠胡、简板、脚板、手铰、惊堂木等。坠胡苍劲有力,悠扬婉转,最善于模仿人言。唱调花样较多:大口、下口、男口、坤口等15种,表演时,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具有河南坠子表演的“十六法制”, 极其富有地方特色,对其他曲艺甚至戏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书目有《岳唐传》《彭公案》《九女英雄》《困龙传》《五子登科》等。表演的书目过去经常在南阳、驻马店、郑州获奖。
河南坠子(尹喜派)植根于泌阳人群体的文化历史之中。刘铁梁(已故)、王崇贤、张振甫、赵连祥被公布为市级传承人,金保真、王祥等公布为县级传承人。
泌阳县素有“东关的狮子,西关的龙;夭庄的小装人人看,王店的大装最有名”之说,省级非遗项目“王店大装”以其场面宏大、艺人众多、造型奇特、令人叫绝为特色,融传统戏剧、传统杂技、民间杂耍、山西抬阁为一体,吸引了广大观众。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