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生活习惯

天中·生活习惯
    河南人的生活习惯历来以简朴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民间一般在居住上重“可住、实用”;在饮食上则讲究“细粮俭用,粗粮细吃”;衣着追求的是“经济耐穿”。日常作息虽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说,但为生存计,许多人终年日夜奔忙,起居多无定时。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很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河南人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变化。尤其进入80年代以后,衣食住等变化很大,人们外出日益增多,“恋故土,不远行”的观念也日渐淡薄。
第一节 居 住
    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河南人已开始走出自然 “营窟”和“橧巢”建造人工房舍。起初房舍为半地穴式,即在地下挖一坑穴,沿四周接上低墙,中间立以木柱,依木柱搭起屋顶,盖上茅草。至仰韶文化时期,居住面逐渐上升到地面,房舍空间四壁用“木骨泥墙”构筑,出现了直立的墙体和倾斜的屋盖,所建房舍有了分成几室的“大房子”,奠定了后世建筑的基本体形。相继还有了畜栏、贮藏窖以及能防潮、保温、防鼠、防虫蛇的“陶(音yao,同窑)复陶穴”,并开始讲究居住的座向,建筑的方位。商周以后,地面建筑日益“雅致”,“茅茨土阶”更加完善,承重的木骨泥墙升高,设置了“擎檐柱”,有了“四阿重屋”。大的房舍聚落有了廊、庑、庭、堂、大门。到西周晚期,中原地区已完成了屋檐由支承到悬挑的变革及屋面由茅茨到敷瓦的变革。这种上有脊梁(栋),下有屋檐(宇)的住房结构及抬梁、穿斗屋架、凹曲面屋盖以及斗拱等中国古建筑的若干特征不断发展、完善,至东汉已基本完成,并一直延续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的发展,钢筋水泥开始成为民宅建设的用材,各种新式的现代楼房出现在民宅中。原始的洞穴及半地穴式房舍和“橧巢”的居住形式也大都以现代窑洞和庵棚的新貌存留在民间的住房生活中。尤其是居住的信仰禁忌习俗,除陋布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栋宇住房
    民间栋宇住房有草房、瓦房、草瓦结合的缘边房、平顶房、石板房和楼房等,并各有自己的建筑造型和特色:
    (一)房屋造型
    1、草房 房顶覆草的“上栋下宇”式房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建国初期河南民间的主要住房形式。房架由梁(包括梁架)、檩、椽组成,顶部用草覆盖。杨树、松树干做成。淮河以南诸县房顶大部覆以稻草,住房和厨房多在一栋房内,为便于通风出烟,檐下均留有较大间隙。淮河以北豫东平原的草房多以秫杆、麦草覆盖,但覆草较薄,檐下密封。豫北山地草房则用黄蓓白草或菱草、槐草一类相苫。豫西和南阳地区主要以麦草为料。房上复草一般采用“泥拍草”之法,山区则采用“倒披毛”。

    2、瓦房 用瓦盖顶的房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居住瓦房的大多是富裕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瓦房不断增加。河南瓦房用瓦多为弧形小瓦。俗称“汉瓦”或“布瓦”、“青瓦”。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用上了机制瓦。瓦房房架普遍用“重梁起架”的形式,由大梁、二梁立柱和叉手相连以放檩条,上面盖瓦,一般瓦下多铺以草或箔席之类,上覆以厚厚的“麦茬泥”。有的则铺一层薄“巴砖”或毛毡等。瓦的放置基本上采用凹部向上、凸部向下,层层相压。房坡两端的两行多用 “筒瓦”或凹部向下放置的“片瓦”。

    3、缘边房 用草瓦结合盖起的房屋,是河南民间草房到瓦房的过渡形式,俗称“瓦缘边”、“海青房”等。房顶结构同草房、瓦房,只是用草覆盖后,仅在近房檐处或屋顶脊梁处镇以瓦,以减轻雨水冲刷,延长草房寿命。豫西、豫北和南阳诸县,缘边房多将瓦缘着屋顶脊梁两侧覆盖。豫南则将瓦缘在近房檐处。汝南一带的缘边房,除房上缘边盖瓦外,还要在房屋山墙上部表面盖瓦,称作“瓦甃”,此房不高,前后出檐,当地人称 “罗汉房”,它适应南方多雨的气候。

    4、平顶房 顶部不起脊的房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安阳东部和濮阳市一带民房的主要形式。其结构和草房、瓦房一样,梁、檩、椽俱全,只是房顶不起脊,顶部覆以砖瓦或用石灰、煤渣、沙土拌泥捶平。内黄、南乐诸县的平顶房用木椽密置平放屋顶,民间称其为“椽子棚”、“土棚”或“脊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房普及全省,其顶部大多已用水泥、钢筋制板,顶上四周许多还垒以花墙,设置上下阶梯,可在上面晾晒物品。有的还在顶部留一通向室内的通道,睛日晒粮后,可直接将粮食从通道泄入房内囤中,通道上部则盖一小楼,保护其不受风雨侵扰。

    5、石板房 以石板盖顶的房子,多见于林县、辉县西部山区民间。俗称 “百年没坏房”。此房墙壁用石块垒砌,硬山起脊,坚固耐用。梁檩上面覆盖经加工制作整齐的薄石板,其面积大小不同,但厚度相等。所盖石板横向成行,纵向接缝。接缝处再用小块石板压盖。房脊也平压以小石块。其造型独特,可充分利用山区多石的条件,至今仍为山区群众所喜爱。

    6、楼房 屋有重层者,俗称“楼”。河南在仰韶文化时期已有“四阿重屋”的楼房建设。“四阿重屋”,即用四根柱子支起的双层房屋。古代楼房多两层,一楼二楼均设檐,望去似两座带脊房屋摞在一起。一楼顶(即二楼地板)和楼梯均用木板。其余房架结构和一般房屋相同。近代楼房已用钢筋水泥制作楼板和楼梯。楼房造型已不是脊房而是平顶房的重叠。古代楼房多为富家所建,一般城镇较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间普通人家也开始建造楼房。楼房设在院落堂屋的位置上,大小多为三间两层,前廊后室,楼梯建在一侧,不占房内面积。80年代以来,这种楼房已可见于全省各地。
    (二)房建特色
    1、房脊 河南草房、瓦房和缘边房一般均为中间起脊,屋脊置梁于前后墙,呈坡状,置前墙一面称“前房坡”,置后墙一面称“后房坡”。也有直接于后墙起脊,只有“前坡”之房,多见于豫南各地,俗称“崛肚房”。草房房脊一般沿脊敷上一层厚泥巴,表面抹光。瓦房沿脊以“片瓦”凹部向下错置相压,两端设“兽头”(也称“赓兽”)。民间所见兽头形状有六七种,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为麒麟、龙头等,50年代以来多用“和平鸽”或插以小红旗。房脊正中立一长方形或形物,俗称“宝瓶”。兽头、宝瓶都是过去镇邪之物,今日已失去原意,纯为房脊的装饰品。
    2、房檐 一般房屋均出檐,分“前檐”和“后檐”。因气候原因,北方的瓦房多出前檐不出后檐,南部则前后出檐。置大檐的“前檐房”一般多以粗长椽子搭檐,俗称“硬挑房”。也有将前墙后缩,设明柱走廊,这种房大多四间或五间,其入身深,结构紧凑,方城县人称为“锁壳篓房”。瓦房的房檐由“斗拱”、“滴水”、“勾头”等组成。
    3、屋壁 “上栋下宇”式的草房、瓦房和平顶房,民间大多采取“有梁无柱,以墙为架”,将梁椽直接架在墙上的建筑形式,此种房墙如倒塌,房屋也必然倒掉,俗称“墙倒屋塌房”。还有一种“墙倒屋不塌”房,是沿黄河两岸的中牟、开封、兰考诸县的居民草房,其土坯墙壁的四个墙角要垒四个砖柱,如遇洪水冲击,坯墙倒塌,砖柱可保,洪水过后,砌上坯墙,又可居住,人们戏称为“过水房”。建造“过水房”,不先挖沟砌墙基,而先运土垫起一两米高的“房台”,然后夯实,垒砖柱,砌土墙,建房顶。
    各种民间房舍墙壁按其所用建筑材料和建造形式,分泥墙、土墙、土坯墙、砖墙、砖坯结合墙、土瓦结合墙以及石块墙等。泥墙一般用麦秸或草拌泥直接垛起。土墙则直接用湿土垒制。垒制时,以两木板作夹,中间填上湿土,用碓夯实,再拆去木板,亦称“夹板墙”、“防贼墙”。卢氏人在垒夹板墙时,还要在两山墙内插两根柱子,称为“插柱墙”。土坯墙是用未经烧制的土坯垒起。豫南地区诸县,垒制土坯墙多在稻谷收割后,利用稻田土质粘腻的特点,用石滚将田地压平压实,分割成一尺左右长,七八寸宽的方块土坯,然后铲起晾干,用以垒墙。砖墙是用土坯烧制的砖块垒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多是富裕人家的建筑用料,20世纪80年代,已被建房人家普遍使用。砖坯结合墙多见于豫北、豫东诸县建房中。其形式有外边垒砖,里边垒土坯的“里生外熟”或称“砖包皮”墙;也有墙基用砖、上部用土坯的上坯下砖墙,此墙的砖基高度一般讲究垒7层、9层或12层。但南乐、内黄诸县则不分层数,而把砖基垒得和窗户台一样高,这是根据当地土质碱性大、墙基低容易被蚀的情况所为,俗称“平窗碱”。坯瓦结合墙多见于汝南一带,前述“罗汉房” 的瓦甃山墙,即属此类墙。另外,在豫北、豫西和豫南山区,土石和砖石结合墙较多。渑池、义马一带的砖石结合墙,奠基用砖,上部自山墙与房檐墙壁相交处向上仍用砖,中部则以石块,俗称“穿靴带帽墙”。
    4、地板 旧时河南各地房屋的地板多数是将房内土地夯实压平即可,而不注重用料,少数富裕人家多用砖、木铺地板。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水泥铺地板的人越来越多,地板设置已不仅是为了实用,并成为民间普通人家建宅时美化和装饰的内容。
    (三)院落设置 河南民间宅院有三合院、四合院等。四合院由堂屋(也称主屋、正屋、上房)、厢房(也叫陪房或东西屋、厦子)、临街房组成,俗称“四阁斗宅”;三合院则缺少临街房,称“三阁斗宅”。河南民间的三合院、四合院多为“高墙窄院”,这是不同于外地此类院落的一大特点。大型的宅院多由三合院、四合院组合而成,有“二进院”“三进院”和“四进院”,此类院落由“过厅”“过屋”相连。讲究的过厅内有明柱和屏风门,每间四扇棂门,平日开两扇,遇节日,喜庆活动,棂门大开,前院直通后堂。院中房舍,有砖木结构的楼房,还设有花园、屏障、砖石院墙和讲究的门楼。多系旧时地主、富农的居所。如淮阳白楼地主庄院便是这类院落的典型。

    民间一般的院子只有主屋和简陋陪房。以土墙或土坯墙相围的简易小院也称三合院或四合院。过于简陋且以秫秆、树枝编栅为墙的院落,叫做“半截院”或(土坯门楼)“不成院”。各种院落都讲究大门的设置。民家院落的大门多设门楼,门楼有土坯门楼、“脊架门楼”和“过道门楼”。一般多和临街房相连。无临街房的则独设,多有一间房大。大型四合院和三合院的大门多系过道型的门楼,有脊有兽。门口设台阶,门有高大门槛,门两侧竖以石雕狮兽,门外设栓马桩,俗称“走马门楼”。各种门楼门框下各有一个石礅,两扇大门外图1—1—8B 门楼(脊架门楼)侧各置门环一个,内侧设门闩。“过道门楼”的大门过道下要铺过门石,石上应门框处凿有门脚窑,门扇开关直挨过门石,不设门槛或设活动门槛,以便车、担进出。大门门框上有用木料、砖石或水泥制作的匾牌,上面刻写“福禄寿”、“勤俭持家”、“前程似锦”等字样,以祈祝幸福。民间一般院落的大门图1—1—8C 门楼(过道门楼)内都设置“影壁墙” (也称“照壁”)。富家大户也有设于大门外的。在洛阳一带, “影壁墙”上大多挖砌一神龛,供奉“土地爷”。一般讲究之家,影壁墙上要镶刻字画,其内容有“松鹤延年”、“麻姑献寿”、“梅鹿望柏”等,有的墙上雕制一大型“福”“寿”重叠的字,左、中、右均可看出字形。神龛下置一石台,上放花盆,或沿墙种以石榴树。

    平房院落多靠主室的东侧(上侧)建厨房,其灶火一般座北朝南,以应“东厨司命”和“水火既济”之说,厕所要设在院内下首,或主屋背部的后院。在豫东平原和淮南诸县,许多人家没有院落,其住宅多为一幢三间,一明两暗,中间为堂屋开门,靠后壁设神龛、祖宗牌位;左右两间前壁开设窗户。窗户窄小,垒于墙中,设方格木棂,糊以薄纸,遇岁时节日或婚嫁喜事,则以各类花鸟剪纸贴在上面,住此三间房的小户人家多一边住人,一边饲养牲口或作他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民间破墙陋院逐年减少,大多数人家的院落向干净、整齐发展。80年代以来,民房房院组合形式发生了变化,大多以排房形式并列。许多排房设有前檐走廊,一家院内多一主房和二陪房为套,俗称“三条腿式”住宅。主房多为朴素大方的双层小楼。院落大门也十分讲究。

二、穴居窑洞
    在豫西山地北部荥阳县以西至潼关和豫北太行山区,部分民居至今仍保留着上古穴居遗风。人们就沟畔崖腹,挖凿 “靠崖窑洞”(或称“籍崖窑洞”),并开辟院落。龙山文化时期已有这种人工的住宅,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它充分发挥了黄土高原土质的自然特性,冬暖夏凉,干燥防潮,且挖凿方便。
    (一)窑洞造型 河南窑洞形式有窑间窑、间墙窑、天窑、地窑、房洞结合窑以及人工锢窑等。
    1、窑间窑 呈拱形,属靠崖窑。开挖前先要在沟畔崖腹处辟一垂直崖壁,高约二三丈,俗称 “窑脸”。然后根据其宽度确定开挖窑洞孔数和挖凿位置。一般讲究以三孔为佳,意配“福”、“禄”、 “寿”三星。如宅基宽度不够,只能挖两孔者,多在两孔窑之间挖一小坷窑,以敬天神和补三星不足之嫌,今大多已不讲究。开挖时先凿一宽可置一门框、高可在门框上置一窗,深五尺左右的小拱形“窑间”,然后扩大,开挖高三米、宽三米的拱形窑体。此窑不需垒建洞前窑壁,窑体一经挖好,装上门窗便可居住。其窑门大多为木质粗厚的独扇门,门上木窗在严寒冬季糊以薄纸。“窑间窑”因有“窑间”,旧中国一些装不起门窗的贫苦之家,多于窑间处挂一草帘代替门窗。

    2、间墙窑 亦属靠崖窑,分布于陕县、灵宝一带。此种窑不挖“窑间”,直接在窑脸上开挖高大拱形窑体。窑体挖好后,再于窑体前与窑脸看齐,垒砌“窑间墙”,墙上一侧设门,一侧设窗户,上部与拱形窑顶接近处设一通风出烟口,(称 “马眼”)。“间墙窑”光线充足,比“窑间窑”采光好。 “窑间窑”、“间墙窑”洞内或通为一室或中间设隔壁,分里外两间。里间还可在窑洞侧壁挖“拐窑”。旧社会,拐窑曾成为人们躲避战乱的藏身、藏物之所。
    3、天窑 也称“悬窑”。豫西一些窑顶很高的人家在窑上凿窑。此窑和下面窑洞相通,可于下面窑洞内设梯而上,形似楼房。天窑多不在窑脸开门,只设一窗,以通光亮。

    4、地窑 豫西人在地平面下开挖的窑洞,俗称“天井窑”、“窑里”,陕县人也称“地阴坑”。开挖地窑要在选择好的地方,先辟一深两丈多、面积依自己所需一般七八平方大小的四方坑、然后在方坑四壁挖凿窑洞。其中一洞呈45°斜坡通向地面,称“窑漫道”或称“门洞”。

    5、房洞结合窑 窑洞前紧挨窑脸建筑“崛肚房”,多为瓦房,因山就势,前房后窑。进院之人,只知有房,进房之后,方知里边还有窑洞。

    6、锢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门峡市各县陵上平地“锢窑”很多,它是用黄土坯砌合成的窑形建筑。这种窑不坚固,如遇长期阴雨,容易倒塌。50年代后逐渐为砖、石锢窑所代替。“锢窑”,讲究一次锢三孔,窑前设院。窑顶上要铺五尺以上的湿土砸实拍光,并筑水道经窑前院内而出,以应“水是财,不窑外流”之说。居窑人家很会利用窑洞的自然特性,尤其居住靠崖窑者。过去,许多人家的桌凳床厨,就窑内之壁自然开凿而成。现在虽多数已为时新家具代替,但此风犹存。陕县等地习惯在窑内傍壁凿筑土炕,冬天在炕下洞内点燃柴炭犹如暖气。

    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许多住窑人家都将窑脸修理整齐,并设上流水檐道,俗称“带眼眨毛”,以防雨水冲刷崖面,有的还将窑里用红砖遍砌或用水泥抹光,过去被水冲刷的破旧窑洞已在逐渐减少。
    (二)窑院村落 豫西沿邙岭一带多窑院村落,村落顺沟沿坪以列,窑院背山面谷而立。院内有两孔窑者,右为“正窑”、左为“陪窑”;三孔的,中为“正窑”,两边为“陪窑”。 “陪窑”和“主窑”多以洞相连,前不设门,只开一窗,称 “暗窑”。一般人家多在窑院两侧一角或大门外一侧盖设草房作厨房、牲口房或它用;傍崖挖成凹字形的窑院,沿凹两侧挖窑,在凹前设置院墙和门楼,院内可种植各种花草树木。
    地窑的院落也称“天井窑院”,院内也有主窑、陪窑和各种设置。如窑院院底平面顺窑腿砌砖至窗下称“间脚”。以防窑腿为雨水所毁。院下侧挖一两三丈深的干井,以为院内排水处。井院顶部四周建筑带有流水檐道的土墙或砖墙。俗称 “女儿墙”、“护崖墙”。墙外四周再设置院围、打麦场。院内主窑或灶窑门侧常垒有小厨屋。作仓的窑洞多在窑顶凿孔,直通地面打谷场,收获之日,直接将谷场的粮食灌入井院窑内囤中。
    天井窑院也有两进院、三进院。在院内种上树木。外人路过井院区,常闻人嬉笑言语和鸡犬声,却不见村屋庄舍之形。故人们称“上山不见人,入村不见村,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寻觅树影处,农家乐融融”。
    居窑院贫者,院内仅一两孔窑洞;富者院内汇窑、房、楼等建筑为一体。巩县康百万地主庄舍,便是这种窑院建筑的典型。
    窑院村落中的沟、坪,广狭、深浅不同。沟坪狭浅地方,夏秋日为阴雨流水通道,平日则为进出的路径;沟坪阔而深的地方,窑院层叠,呈一层、两层或三、四层布置,站在上层窑院,沟坪之中窑院,尽收眼底;一些沟深而又狭窄,上部只能建一层窑院,沟底又不能作出入通道,两崖人家隔沟也不能相互交往的地方,人们便在沟口架筑桥梁,桥下为洞,穹庐如门,为沟内夏日出水通道。石桥两侧筑土砌石,形如城阙,外人初到此地,看不见其沟,误为街道。此沟亘两崖树木成荫,民居之间可相望对谈。
    窑院村落多以“沟”、“洼”、“窑”命名。如汤泉沟、魏窑、马洼等。
    河南窑居人们对居住窑洞感情颇深。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人家新建现代住室,也要保持窑洞的造型,他们用砖或钢筋水泥建筑了许多新式窑洞和窑洞式的新型住室,这一古老建筑开始重放光彩。
三、巢居庵棚
    庵棚为远古人类巢居形式的遗留。河南民间庵棚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根柱子搭起一个半人高的平台,上边架起棚子,既不影响种地,又可据高了望;另一种是以木棍搭成两个“人”字形,中间架一横木,斜放几根椽子,上边覆以麦草或稻草,现在也有使用帆布和塑料布者,棚内供休息和放置生产用具或其他用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许多贫穷人家无处居住,便在这种庵棚中度日。50年代以后,庵棚已多是瓜园、菜园和果园的临时性设置。
四、水上船居
    在沿淮河两岸的固始、息县、淮滨、潢川、正阳诸县,20世纪50年代初,还有一些船居者。他们多是以渔猎为生的人家,居住的船分前舱、中舱、后舱。一般人家按辈份及已婚、未婚分舱居住。。1958年后,这些船民先后被编入农业社队,陆续上岸定居,船居也随之消失。

五、城镇街巷
    20世纪50年代以前,河南省城镇居民住房分草房、瓦房。一般城关多草房;城区多瓦房,且为富家大贾所建,尤其开封、洛阳等古城,房连房,院连院,相互连属,浑为一体。一些大型房院基本上是乡间院落的形态,有一进院、二进院和三进院。院有临街房、过厅、二厅、厦房、上房等。大的宅院往往在周围设更道,更道一侧有“裙房”,安排雇佣人员。这种院落,几经变迁,往往形成院中有街,街中有院,一院通两街,一街连两院的布局。一般市内临街居住的小户人家,其院落前面是店铺(多为两层楼房),后面是住房。后无院落的沿街楼房,楼下是店铺,楼上是住房。没有店铺的人家,多住在小街背巷,一院之中大多住三五家甚至七八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镇不断扩大。城镇旧区逐渐改造,谓之“老区”,“老城”。新建市区的住宅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国家投资建设。所建住房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排房,大多是50年代的建筑,设有卧室、厨房,几家共用厕所。另一类是楼房,50年代、60年代建的楼房一般两层高,住室为单间,不配套,厕所、厨房也多是两三家或五六家共用。80年代以来,楼房的建筑向高层发展。一家有一厅二室的、一厅三室的或一厅四室的,分卧室、会客厅、厨房及卫生间等;老城市民自建住宅的,也大都是配有走廊、阳台和各种生活设施的二层楼,临街的楼下多是商店。

六、住房安排
    河南民间长幼居室颇多讲究,一般按辈份依年龄、性别、婚否分配住室。
    窑院人家,主窑为父母长辈的住室,也是设置祖宗供桌、日常用餐和待客之处。子女以长幼论之,或住陪窑或住窑院厢房。房院人家,堂屋为放置祖宗供桌和父母长辈居住的地方,中堂设供桌,也为待客和日常餐饮处,左右间住人,父母长辈住“上首”、“大首”。子女依次分住于“下首”。有厢房者住于东西厢房之中。一般未婚的子女多住“下首”。子女多者,或兄弟、或姐妹居一室同床。已婚的子、媳依次住左右厢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人家房室、窑洞设备简陋。除居住必备的床、桌、椅、凳和衣服箱柜外,室内甚少装饰。住窑人家的床、桌也多为土炕、土桌。全省几乎家家都有纺花车,多置放卧室内以为妇女纺花使用。有织布机的人家,多置机于厢房或陪窑未婚的女孩卧室中。喂养牲口者,牛栏牲口铺一般设于陪房或闲窑之中,贫困人家也有人畜同室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住房安排和房内设施逐渐改观,住房分配更加合理,房内设施日趋讲究。
七、住房信仰
    (一)相宅择日 河南民间各地深受堪舆和星相的影响,在挑选建房基地时一般先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俗称 “相宅”,此风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尤烈。相宅时,首先按 “阴阳八卦”确定宅院的方位、座向、院型。其忌讳很多,讲究宅后要有“靠山”、“案山”,宅前要宽敞,大门绝不能面对山丘、豁口、河沟、道路等,称为“山剑”、“路剑”和“水剑”。不得已而犯忌讳,就在“适当”位置埋上写有“泰山石敢当”之类吉祥语的木桩橛或石块以去“灾邪”。
    宅基选定后,要“择日”,以定修盖时间。俗称“看好儿”。“好儿”要选在利年(“利年”之俗传于西峡一带,选利年是根据房屋的转向而定,有“东西利年” “南北利年”等)和“太岁出游日”。以免“太岁头上动土”。迷信传说每年农历腊月大寒至除夕是太岁出游时间,故此时为修盖房舍的好时机。实际上这段时间正是农闲时候,自然有空修盖。今仍有此风,但其迷信色彩日渐淡薄。选定“吉日”后,首先打扫场地,行奠基礼。奠基礼一般是在房基地上钉上桩橛,摆上几块砖石,鸣放鞭炮,然后方可动工修建。旧为“避邪趋吉”,今为新房庆贺。
    (二)上梁调脊 民间建房时选用梁、檩等木料,既注意其质量,又讲究其形状和名称。方城一带讲究用枣木作檩,榆木作梁,构木作过木,称作“枣脊榆梁构过”,意取“早积德多余粮够过日子”。豫南各地忌用楝树做梁,因“楝”、“殓” 同音,不吉利。新县、光山一带用红椿树作主梁时有“偷梁”之俗。偷梁前要在村落附近选好合适的红椿树,并告之树的主人,建房前日夜晚携带礼物前往“偷伐”。届时“偷者”放下礼物,伐下即运走,主人故作吵闹、假意追喊,便为“偷梁”。“偷梁”是一种建材互助形式,它解决了建房者自家树木尚未成材的急需。当地也有不“偷”而“送”者俗称“送响梁”。“送响梁”在新建房上梁前一天进行。由建房者的亲朋将事先选好的红椿树材披上红布做的“梁衣”,由两名童男相抬,并携带鸡、鱼、肉三牲礼,伴以唢呐、锣鼓送至建房人家,主人鸣鞭炮迎接并设宴相待。送响梁时忌讳梁落地,也禁止有人跨梁而过。此俗至今仍流传豫南各县,但抬梁已为汽车运送代替。
    上梁立柱前,要进行梁柱的祈祝礼仪,实际是对梁柱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对建筑工人的酬谢。南阳一带,祈祝时建房主人要先抱一下房柱,称“抱柱”,以示房柱的粗壮、结实。这是古代人没有量具时以怀抱测量房柱的遗风。光山、新县人还要进行“暖梁”。暖梁多在上梁前夕进行。届时把所用新梁披以丈余长的红布,将木匠、泥匠所用工具连同内装拟送匠人赠金的“红包”一起放在桌子上,然后主人携木、泥工匠一同进行祭祀。祭毕,木、泥工匠口称“谢赠”取走“红包”,主人则亲自或派人通宵守护梁前。此俗今日已为包演电影,款待友邻所代替。
    上梁立柱时,主人要在站柱和正房檐墙上张贴写有祝词的竖联和横额,其内容一般是“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徽星”、“喜星高照”、“姜太公在此”等吉祥祝语。同时在房的脊檩中间要拴块红布和一双筷子,脊檩签杆上书写建房时间、宅主姓名。有的还把文房四宝置于上面,以示后辈人要读书知礼。三门峡市西部和南部一带人们要行“浇梁礼”。浇梁时房主和亲友用酒或水依次浇向梁上,以应“水能克火,可免火灾”之说。上梁之日如下点雨最为理想,所谓“掏钱难买雨浇梁”。上梁作业,由木、泥工匠掌线分站两头屋墙上,用青布拴住上披红布“梁衣”的房梁两头,徐徐拉上,边拉边喊彩,俗称“贺旦头”。每喊一句,参加上梁仪式众人齐声应“喜呀”。待梁与站柱或山墙吻合固定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上站木泥工匠将事前准备好的小蒸馍、糖果等撒向空中,称“撒梁粑”、“飘梁旦儿”等。这时,观看者齐来抢拣。传说吃了“飘梁旦儿”不牙疼。上梁后即可放置檩条。檩条讲究“晒根不晒稍”,要将木料根部向阳放置。梁架置好后,草房铺草,瓦房上瓦。上瓦行数喜用单数,忌用双数。传说木工始祖鲁班乳名“双”,故用单数以避其讳。各种瓦房所设赓兽严禁对向别人屋门院落。
    在民间建房过程中,除了浇梁、上梁外,调脊以及草房的“剪檐”、瓦房“了作”也要举行仪礼,尤以“剪檐”“了作”礼最为重视。届时,亲朋邻里都要以礼品相贺。除肉菜礼外,有的还附以“中堂字画”,以祝主人成为书香人家。
    (三)房院讲究 民间建房对于房舍的形状高低十分讲究。房屋的前、后墙和山墙的长短宽窄必须一致,如建成其形如扇子的“扇子屋”或宽窄不一的“棺材屋”、“一二三屋”便不能居住。屋脊要平整,如高低不平,便认为“不吉利”。这反映出民间对建房质量的严格要求。对房屋门窗的设置也很讲究。在孟县等地,门窗的设置必须做到“眉高眼低”,眉指房门;眼指窗户,就是房门要高于窗户,否则,就是“不知眉高眼低”了。同时窗户不能大于门,俗称“眼不能比嘴大”。在林县,房屋的后墙忌讳留窗户,因为“留后眼,不吉利”。
    在房院或窑院建筑中,民间十分重视其房舍设置和房屋之间的距离、高低。在豫南、豫东各地宅院中,前房的高度要低于后房,否则,被认为压住了“运气”,宅主就要在后房的屋脊上正中竖放一块青砖,超过前房,挽回“运气”。在豫西及南阳一带,院舍的大门要比院内的窑门、房门窄,这样才能“蓄财”。各地房屋的门一般对开两扇,窑门多独扇门。在光山一带,制门时每扇门只许用三块木板合成,这样两扇门加起来,便是六合板,民间认为,六者,禄也,吉祥有福。有厢房的窑院,厢房的上山——即和“窑脸”相邻的厢房山墙,要离窑脸七尺宽,其下山墙与临街房或前院墙要相距八尺宽,俗称“七上八下”,两边厢房之间的距离应为九尺,否则,便是“不依章法”。宅院植树也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杨树)”的讲究。
    (四)踏房安灶 民间在新房建成后,无论草房、瓦房都要在屋梁上搭件衣服表示有人居住,俗称“暖房”。搬迁新房时要“择日”。搬迁前,主人先要邀集邻里亲朋及其小孩到新宅内鸣放鞭炮嬉戏蹦跳一番,俗称“踩院”、“踏房”,迷信称 “祭宅子”。陕县一带“踩院”时,邻居们都各端一碗“八宝饺”上门祝贺。“踩院”后次日,主人用一长长的谷草捆,在旧宅接上火,捧到新宅绕院一周后,扔入新宅灶火,称作 “安灶”、“燎锅底”,新宅灶火最好要面南或面西,俗语称: “做灶问师应仔细,面东贫穷北不利;向南烧火无祸殃,安灶面西子孙长”。“安灶”后便正式搬迁,从“踩院”到“安灶”,三日内忌生人入内。搬迁时,亲朋邻居热情相助。光山县民间,人们多持肉面箩子向搬迁者祝贺。搬迁者所迁新居都要在门上贴大红对联,其联内容多为“先抱琅环地,常占富贵春”、“人杰地灵”等以示吉祥。
    自古及今,河南民居所采取的形式和产生的信仰与禁忌,其中多数是对住房采光取暖、选择地利、量测座向的探索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住房习俗不断摈弃封建迷信的内容,坚持住房向阳背阴、避风防涝和便于生产、便于生活的原则,仍然保持着河南人不思华丽,注重实用的传统美德。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