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林 业

 天中•林 业

一、护 林
    河南民间自古重视林木的保护。几千年来,这种优良传统不断得以发扬。民间对于私伐乱砍树木尤其砍伐不成材的树木者深恶痛绝。在山区,为保护山林,多立“禁山碑”。禁山碑有公立,也有私立。其碑文多系阐述林木的重要和损害林木的错误。豫南山区民间,每年初春都要对违禁偷伐山林或别人树木的人进行“罚禁”,被罚者要赔款或出资请唱皮影戏,俗称“演禁山戏”,现代多演“禁山电影”。届时,趁方圆数十里群众前来观看时,组织者公布违禁人的错误,宣传禁令和处罚条规,使老幼妇孺皆知。光山等地,还要对违禁者以“一三五”之法惩罚,即“砍一棵植三棵,罚五元钱”。在平原地区,人们常以“毁林容易种树难”勉励子女保护树木。在林场、果园喜以荆棘等灌木作“篱笆墙”以防人、畜毁坏;道旁、地边、场边所栽树木,也护以荆棘圪针。家家户户常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栽桑种桐,一世不穷”等谚语教育子女。在节日,尤其是春节祭祀活动中,人们也常常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山林和宅院、村落中树木的厚爱。如除夕贴春联时要在树干上张贴“树木兴旺”、“万木竞春”春条,正月十五送灯盏时,还要在家中每棵树木前点上灯盏,以祈祝树木兴旺。
二、植 树
    民间十分重视植树,认为“家种一棵树,终久有一富”。植树注重天时,民谚有“立春早,清明迟,春分植树最适时”和“春栽杨柳夏栽桑,正月种松好时光”之说。杨树、柳树、桑树和松树都是河南民间喜欢栽种的树木。
    民间植树重视地利,依照各种树木的生长习性选择种植地域。杨树、柳树、桑树耐涝,平原、河滩地栽种很多;榆树、柿子树、黄楝树、松柏树耐旱,山区丘陵地喜种植;沙地多种枣树、竹子;盐碱低洼之地则种以“三叉两柳”之类。对此产生许多民谚,诸如“阳坡花椒阴坡桐,黄楝长在石头缝;高山松柏河滩桑,杨柳光宜长水旁”、“杨柳下河滩,榆树上半山,向阳好种茶,背阴好栽杉”、“松树旱死不下山,柳树淹死不上山”、“高山生漆低山麻,阳坡桐子阴坡麻”等。
    河南民间植树主要采取栽种,其次为籽种。
    (一)栽种 移栽是河南民间植树的主要形式。庭院门前栽树多在市场购买树苗;大面积栽种者,多预先设置苗圃,培植树苗,春天挖出栽种。栽种时一般按“深挖、浅栽、夯实、浇水”工序进行。或称“栽树没巧,深挖细捣”。在淮南诸县,栽种松树时可不浇水,只将土坑挖深,根部夯实即可。光山人栽松树时,全家必须吃顿糍粑,以糍粑之黏祝愿松根与泥土紧密粘合,及时发芽生长。移栽中也有“压根”和“插枝”之法。刨取树根或剪取树枝枝条,剪切成段,埋入或插入地下生根发芽。用根者称“压根”,用枝者称“插枝”。椿树、桐树等多用“压根”法栽种。泡桐之根剁成五六寸一截埋入土中即可发芽;杨树、柳树多用“插枝”。柳树“插枝” 时,多将其枝砍成橛子下插,豫北平原人称为“楔柳橛”。在母树旁选一近地面的枝条埋压土壤中,称作“压条”,等其生根发芽后,再将其和母树分离,移栽至所栽场地。移栽,民间多用于石榴树、葡萄树、花椒树的种植。
    (二)籽种 利用树种撒入地中育苗,俗称“籽种”。籽种非常重视籽的选择和处理。核桃树籽种要选带皮核桃,在其皮发青时下种,所谓“青种核桃,保证全苗”。杏树等种植也不能去皮,谚称“种杏不去皮,成活最容易”。籽种育树周期长,故民家平常零星栽种多不用此法。
    河南民间植树,尤其在宅院和坟地植树,讲究“取吉避讳”。一般居住地门前喜种柳树,认为柳树生长快,便于用材或作薪。所谓“门前十棵柳,不用绕山走”。南阳人喜欢栽种槐树于庭院门前,尤其国槐(亦称“黑槐”)。其槐花、槐米、槐角均可入药,枝叶也有清热解毒功效,全身是宝,故称 “门前栽棵槐,有福慢慢来”。豫西人院中喜栽石榴树、桃李树等果树和椿树、榆树。民家十分珍爱宅院中的树木。如遇枯萎死去,多以为不吉利,甚至认为预示家人可能出现不幸,要赶快刨掉,植以新树。对于高大的椿树非常敬重,有“椿树为树王”之说,谁家的孩子个子矮时总要让他怀抱椿树,口念“椿树椿树你是王,我长高来你长长”的歌谣祝愿。
    坟地多种楝树、松树、柏树、桑树、杨树和柳树,并以这些树的优良质地启发教育子女。
    民间种果树喜集中设园地,认为“家有一亩园,胜似十亩田”。果园(亦称果行)习惯置于村边、道旁。平原地带桃、杏、李、枣园地多,认为“桃三杏四李五年”结果见效快;山坡丘陵地带则多柿树、栗树、核桃树园地;淮河以南山区多见茶树、梨树和棠栗树园地。果园种植讲究“整地、育苗、嫁接、剪枝、施肥和除虫”等,尤其看重“嫁接”。民间嫁接,接位有三:根部、主干和枝干,据己需要而定。确定接位后,首先将接位用刀剪劈成V形叉,再将所接树枝削尖,插入V形叉内,使两相吻合,然后敷以湿泥,裹上布条。枝干嫁接可使一棵树上生长两种树木的枝条和果实。河南灵宝人所培育的苹果园,新郑人所植枣园以及林县等山区的柿园都闻名省内外,民家果园一般不设专门守护设施。收果时,方搭起庵棚以为管理、守护和出售的临时场所。一旦摘取完毕,便行拆除。
    民间专门种植树木的场所俗称“树林子”、“树行子”。用于育苗出售的树林子称苗圃。树林子种植讲究集中分类和稀疏稠密,谚有“杨要稀,松要稠,桐树地里卧下牛”等。
三、用 材
    砍伐成材树木俗称“放树”、“伐树”或“出树”。民间十分注意放树的时机。楝树要在开春时砍伐,椿树讲究于农历五月进行,所谓“五月椿,赛牛筋”,农历五月放下的椿树韧性强。豫西人,砍伐使用则认为“七柳、八槐、九月椿”,泡桐一般生长两年便砍伐,否则,树干会有空洞,有碍使用。商城人砍伐柞木多在农历三月份柞树发芽时进行,据说此时所伐柞木,蛀虫不蛀。
    民间放树,首先讲究“够料”,即符合用项尺寸,俗称 “选材放树”量材使用。其次注意对树木质地的利用,柳木多用于盖房用椽;椿木用来做门窗;榆木多用于房屋梁檩。箱柜家具则用桐木。做面条用的擀面杖及洗衣服用的棒槌等物则选用质地结实的梨木。各种农具、家具的腿、把多用柞木、槐木。鹿邑人盖房用材谚有“枣脊榆梁杏花开”等。民间用材还讲究树名谐音,以“避凶趋吉”,如桑木、楝木均不能做床使用,因桑(丧)、楝(殓)谐音,认为不吉利。即使做亡故人的棺材,也注意“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放伐要选择 “吉日”。放树前,民间喜用红纸书写吉祥之语贴于树干上,如 “今日出树,大吉大利”、“量材使用,人丁兴旺”等。
四、采 集
    果树成果的采摘一般采用摘取和棍打。棍打(也称“棍 ”),主要用于小果类红枣、酸枣以及去皮食用的核桃、板栗等,俟其成熟后,用一长棍 打树枝,将果实振下后捡起。摘果,树枝低者站在地面摘取,高者,或手执挠钩,或直接上树,或登梯采摘。近年来,用机器吊梯进行大面积采摘者已逐渐见多。
    民间有采集野生植物的习惯。在豫西南山区,农历每年十月要采集山萸果,俗称“采枣皮”。所采山萸果先要放入开水锅内滚一下,以保证过了水的山萸果既不烂又不容易脱核。采挖天麻要在小满前后进行,挖回的天麻要上笼蒸熟晒干,和山萸肉一样入药。内乡人善于采石斛,俗称“打金钗”。石斛,形如蝎子,长在山中悬崖峭壁上,上山采石斛时一般五六人一起,分“领坡”、“采手”和“掌绳”,领坡是总指挥。所用工具主要是绳子和一系在绳子上似牛梭头形的“曲杠”。采集前有的要先向“药王爷”祷告和许愿,然后由掌绳检查好绳子,采手方坐在曲杠上,身系保险绳,由掌绳将其放下沟崖。领坡要站在对面崖上根据石斛所在崖上的方位指挥掌绳牵放采手的位置高度,如发现崖上有壁虎、松鼠或危及采手生命或活动之类险情,要命令掌绳“落坡”收绳,停止作业。采石斛忌讳一下子采完,采集时,必须留下些许于崖上。所采石斛的分配,一般采手得双份,其余均分。采集结束后,或燃放鞭炮香纸供飨刀头,或请演还愿戏、请说书,向药王还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播放音响以示庆贺。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