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贸易习俗

天中·贸易习俗
 
    贸易活动从人类由狩猎时代进入耕稼时代以后便已开始。几千年来,河南民间贸易形式多样,既有专门的集市交易和假庙会社赛活动进行的商品交换,也有五花八门的经商活动。但长期以来由于小农经济的束缚,人们“重耕稼,轻商贾”,民间贸易着重于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民间贸易活动颇显生机。60年代后,民间经商者减少,集市贸易也受到抑制。80年代以后民间贸易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从事商贸的人越来越多,河南民间一些地区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好商贾”、“精匠作”之风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第一节 集会贸易
    集会贸易是河南民间贸易活动的传统形式。古代,便以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见《易·系辞下》)。河南民间集会贸易就是这种古老商品交换形式的继续和发展,并与后来的酬神娱乐活动结合起来,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成为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重要渠道。
一、集 市
    河南人称定时定点开展日常贸易活动的场所为“集”、 “市”。民间起集设市的地方大都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乡村集市多设在大、中型自然村落,城镇集市则设于繁华街道或交通方便处。集市名称一般以地名冠之,也有以所经营的主要商品为名的。河南民间集市遍及全省,每个县大型集市一般有四五个,中小型集市少者十数个,多者可达四五十个。80年代后期,河南全省大小集市达300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乡村集市。
    民间起集设市习以农历计时,起集日俗称“逢集”。一般平原地区集稠,城镇以天天集、隔日集多;山区集稀,多三日一集或二日一集。冬天是民间集市最为兴盛的时候,和春天的庙会一样热闹,故有“冬集春会”之说。
    天天集又称“常集”、“常市”。20世纪50年代以前,河南天天集甚少,仅见于各县县城和较大的市镇及商品集散地。一般村镇多按农历单日或双日逢集,称“单日集”或“双日集”;以单日或双日隔日而集的称“隔日集”,每在月尽或月初都出现一个“重集”,豫东人戏称重复逢集的集日为“赖集”。一些偏僻的乡村,三天一集者俗称“十日三集”,二天一集者称“十日四集”。十日三集者一般多在一、四、八日逢集,也有二、四、八或三、六、九日者;十日四集多于三、五、八、十日逢集。
    各种节日时的集日,民间称为“节日集”。以一年四季中某个时令起集的称“时令集”,时令集多是探索农事、交换与农活有关的产品,赶集者主要是各家农副业生产的骨干。
    50年代以前,有的集日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如在柘城县一带,认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十七日是“老鼠嫁女”日,因而不许起集设市,否则,便会得罪老鼠,招来祸害。
    集有早集、中集和晚集,也有称上集、中集和下集者。早集多于凌晨四五点钟起集,露水未干便已散集,人亦称“露水集”,偃师等地戏称“鬼集”,这种集不误农活。中集和晚集多见于农村备耕、备播和收获季节之前以及重要节日时,此时散集时间往往延至下午四五点钟,甚或六七点钟。在信阳地区诸县,过去还有“夜集”,夜集于日落后成集。
    民间集市交易的商品,以当地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为主。一般包括粮食油料、蔬菜瓜果、鸡鸭肉蛋、竹木草编、棉线土布、山货药材、农用器具和女红制品等。为了便于交易,集市都讲究商品划区分类,有秩序摆放,并对各个区域以其出售的主要商品命名,如青菜市、粮油市、牲口市、土布市等,人称“集中有集,市中有市”。也有以一种或几种交易为主的市集,谓之专营集市,大多形成于农副产、土特产集散地。
    (一)菜市 菜市又称“青菜市”、“青菜行”。因常和肉蛋瓜果同区摆放,也称“肉蛋蔬菜市”,在菜市经营的,基本上是菜农,他们自种自销。因为菜贱,菜贩甚少。大的菜市,卖肉集中的区域直称“肉市”,鸡鸭禽类集中的则称“鸡行”,瓜果多的称“瓜果市”。
    (二)粮食市 粮食市又称“粮油市”。在周口等地,粮食市也称“陆陈市”。陆者,六也,陈者,陈列也,即稻、谷、菽、麦、黍、稷六种粮食陈列的市场。人们赶集卖粮称“粜粮”,买粮称“籴粮”。过去,大集市上的粮食市多设于粮坊、油坊附近。50年代后期,粮油由国家统管后,粮油市称为 “自由市场”。进入80年代,粮油购销放宽,集市中的粮油市场又开始兴盛。
    (三)柴草市 柴草市也称柴禾市,为集市中买卖干柴、秫秸、麦秸等柴草的地方。50年代以前,颇显重要。60年代后,随着煤炭及各种现代燃料的使用,除山区外,柴草市已渐趋衰退。
    (四)竹木草编市 竹木草编市主要交换竹、木用料及其制作用品,多为农民农闲时制作。竹木草编市中的“木器市”,出售各种农具、家具等。
    (五)绳市 绳市即 “牲口市”、“骡马市”。河南民俗卖牲口者不卖牲口所戴的笼头、牵绳,买牲口者要另买牵绳以用。所以,卖牲口之处必有卖牵绳者,故牲口市称“绳市”。又因买牲口要了解其年龄,了解年龄需观牲口 “牙口”,故周口、郑州等地也称“牙行”。牲口市上多栽有成排的木桩并连以麻绳,所卖牲口均拴在木桩或麻绳上。50年代以前牲口市上有专业从事交易的人员,人称 “牲口经纪”。买卖牲口的客商和农民在牲口经纪的撮合下,游动于绳市中,相体形,观“牙口”,“捏码子”定价格,进行交易。河南牲口市最为著名者为漯河、周口等地的牲口市。周口旧有沙河南北两个市场,占有四条街,生意兴隆时,曾有180余家牲口商,从业人员近四千人,贸易范围曾扩及新疆、内蒙、广东和安徽、江苏等地。

    (六)铁器农具市 铁器农具市以出售各种生产用具为主,多临绳市而立。在农村夏收、秋收季节,绳市、农具市尤为兴盛,各种农具匠人一面展销一面当场献艺。此类集市夏收前民间常以“麦黄会”相称。
    (七)土布市 “土布市”在60年代以前,主要经营农家妇女的手工纺织品和各种花色的“女红”制品,其做工、用料,颇具河南人淳厚无华的特色。土布市上所售土布有纯白、纯蓝色的布料,也有五色线织成的红格丁、蓝格丁、四朵梅等花布料。“女红”制品中有小儿用的“红兜肚”、“相公帽”、 “虎头鞋”、“狮头鞋”、“猪脸鞋”,也有成年人用的绣花头巾、围裙和鞋垫等。鞋垫花色多样,且含意美好,如可作为男女青年婚恋定情物的“石榴莲”、“腊梅牡丹”、“双喜临门”等。尤其是表示“千丝万缕心相连”的“8字葫芦圈套圈”的图案鞋垫,更为年青人所喜爱。在豫西土布市上还有各种用于红白喜事的“女红”制品,如用于婚礼中的“嫦娥奔月”、“喜鹊攀梅”、“白鹤戏松”、“天仙配”、“龙凤呈祥”等图案的刺绣床单、被面、门帘、窗帘、枕套等。逢集日,一些姑娘、媳妇用包袱或竹篮带上自己精心的制品来到市上,蹲在市行路边,将制品放在面前,供人挑选。还有一些“画师”也来市上献艺,他们当场为刺绣者作画,刺绣姑娘、媳妇也当场持针作绣。20世纪70年代以后,土布已渐为机制布代替,土布市也渐为“针织布匹市”所取代。进入80年代,“针织布匹市”在集市中往往和“服装及服装剪裁市”相依。赶集者买来布匹后,许多人即就地请“裁缝”量体剪裁,踏机锁边,或带回家中自缝,或请“裁缝”直接缝制。
    (八)石器市、山货市、药材市 这三种专营集市中多见于河南山区集会中。50年代以前,在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药材市尤为兴隆,内乡县马山口火神会以药材畅销而闻名,每次销量达六七百万斤。
    (九)小吃市 河南各种集市均设有“小吃市”,常见小吃为“糊辣汤”、“羊肉汤”、“水煎包”、“烩面”及各种油炸食品。
    乡间集市进入农历腊月中旬以后被称作“腊月集”。腊月集上各种年货上市,鸡鸭肉蛋、香烛纸炮俱全,平日按商品分门别类的行市位置也被打乱,赶集置办年货者前呼后拥,而且几乎天天有集,民间称这种集市为“乱市”。在乱市上,各种印制好的春联、年画以及灶神、门神等随处可售。河南民间称灶神、门神画像为“码子”,码子的印制入冬便已开始。
    逢集之日,上集买卖东西俗称“赶集”。赶集者主要是周围乡村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及各种小商贩。其中男人多担挑农副产品,姑娘、媳妇则?篮出售自纺自织的棉线、土布及女红制品。他们将售物所得,购取自己所需。罗山县人把妇女们用自己纺织的棉线、土布到集上换取所需称作“打换水”。民间一般无事不赶集,对于无事上集游看者,人们讥之为“挤撑子”。20世纪50年代以前赶集者一般不在集上用餐,用餐者也多是自带干粮而配以羊肉汤、糊辣汤之类,故有 “穷赶集”之说。
     集市上的摊位因人流方向分上摊、下摊。赶集售物者,十分重视摊位,逢集日多赶早上市,以争得好摊位。赶集者说话用辞非常谨慎,绝不信口开河,尤避忌不吉利言辞。民间集市所用衡具多由经营者自备。20世纪50年代以前,秤具多不统一,有“十六两秤”、“十八两秤”、“二十四两秤”(也称“截半秤“)和“合得秤”(一斤等于十六两秤的两斤)等,用“十六两秤”者最多。尺度以市尺为准,一丈十尺,一尺十寸。容量以石、斗、合(ge)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以公制计量,但民间仍以市制者多。80年代以来,公制计量逐渐普及,在乡间集市中,也有一些东西不用度量衡具而论堆、论个、论长短、论大小的。公平与否,由买卖人自己议定。
二、庙 会
    庙会又称庙市,河南人多简称“会”。为民间交易的另一重要方式。庙会于祀神日在寺庙或寺庙附近举行。它在唐代已经出现,起初主要为拜神活动,后和农时贸易相结合,成为集拜神、娱乐和贸易为一体的民间传统集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几乎庙庙寺寺有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更为兴盛,但祭神活动渐衰,贸易、娱乐成为其主要内容。50年代后期,一改过去以庙命名的习惯,统以“某某地物资交流会”为名,后因受到限制,渐趋冷落。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庙会复兴,且其规模越来越大,已是民间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
    河南庙会形式颇多,内容也各具特色。总览其貌,可分 “正”庙会和“准”庙会两类。“正庙会”即由寺庙祭祀活动发展起来的集会;“准庙会”是假庙会形式兴起的集贸和娱乐集会。正庙会均以庙堂加庙堂所在地命名,如安阳东郊玉皇庙会、周口南砦花土地庙会等。也有以其庙会内容和特点命名者,如巩县侯地农历三月三会,赶庙会者可抢拿祖师爷殿中的各种供品,故名“抢盘子会”,还有宝丰“马街书会”是以听说书为其主要内容而得名等。有一些庙宇早已不存,当地人知其名或起源者,仍沿用其名。已经既不知其名也不知其兴起年代而自古沿袭下来者,河南人统称“古会”。准庙会多以其会日活动的内容加所在地命名,如漯河市牲口会、周口杨庙断青会、灵宝县宏农涧东部的“涧东秋千会”等。
    各地庙会日一般为寺庙祀日,一年四季均有会。比较集中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腊月至次年正月到四月间。春季尤为兴盛,和前述之冬日集市一起,被称为“冬集春会”。会日一般固定,也有少数无固定日期者。如方城县柳河乡的“水会”便无固定月日,当地人多择农闲临时定会日、贴招子、写戏起会。也还有多年方集会一次者,如濮阳市孟轲乡李家村的“全神庙大家会”,每12年举行一次,于农历二月初八日起会。
    民间庙会会期少则一天,多者可达月余,如淮阳“太昊陵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起会到三月初三日散会。一般庙会多为三日,第一日为正会日,会前一天称“起会”,会期短者也称“背会”,此日,各地客商和当地做小生意的相继来到会场摆摊设点、安扎炉灶。“正会”日是正庙会旧时举行祭祀仪式的日子。其后,或一日,或三日,或一月,各种娱乐活动和贸易活动达到高潮。庙会最后一天,客商摊贩先后撤摊,赶会者也渐离去,此日俗称“末会”。
    50年代以前,庙会日举行祭祀、社火和写戏等的活动经费,多从庙产收入中提取,无庙产或庙产不足者,一般在当地摊派或捐款,临时筹措的资金也称“戏份子”。庙会活动由当地群众推选正、副执事筹办和组织,一般多由当地乡绅或有权威者担任,也有让神社首轮流担任的。正执事俗称“大会头”或“社首”、“神头”,负责庙会期间的祀神供品和主持祭祀仪式。副执事俗称“二会头”,负责会前筹措经费、请戏班、组社火等,并主持庙会时的剧目点演、社戏安排和商业收费。50年代以来,庙会多由当地社、队组织,并负责维持庙会的营业秩序和娱乐活动。
    庙会请戏班演出,民间称“唱大戏”。唱大戏要于会前约请戏班,俗称“写戏”。写戏少者一台,多者数台、十数台。演出剧目可具体指定,称“点戏”。在豫西灵宝一带,演戏时还要推举精通戏剧知识的“戏母子”。“戏母子”负责监督戏班演唱中戏剧台词、唱腔、招式和戏剧情节,如有失误,随时批评指正,并有权责令戏班停演及罚扣其所定戏价。
    戏剧演出一般在庙寺戏台上进行,无庙寺戏台者则临时搭设。河南各地大的庙宇均有戏台,亦称“戏楼”或“舞楼”。庙宇戏楼有庙前戏楼和头门戏楼。庙前戏楼建于庙堂大门前,台口面对庙门,头门戏楼建于庙堂大门门楼上,台口面对大殿。无庙寺的“古会”和准庙会戏台于会前临时架设,多在村内中心处或村边空旷之地搭架;在豫西山区、丘陵地带,多倚山临丘而设,俗称“土台”,只需在高地上架棚和装置演戏设备;在豫东平原地区,要就地架设台架,台架多租借。商丘一带,出租台架者称“高棚主”。高棚主既为戏台用料的供应者,也是庙会的执事。庙会戏台的装饰有简陋的,也有讲究的,许多地方在台口吊挂绣球、龙凤旗和大幅红对联。
    古会还要架设“神棚”,许多地方还配以各种彩棚、彩门,以增加会日之神秘、欢快的气氛。所搭戏台要面对神棚,戏台多者,也要呈弧形面向神棚而设。50年代后,各种神棚、彩棚已为文化、教育部门组织的宣传鼓动棚取而代之。
    庙会贸易活动围绕着庙宇、神棚或戏台、彩棚进行。摊点摆设十分讲究。民国以前,河南各地时兴“八大棚”(“八大棚”也称“八大行”,是庙会贸易的主体,由篦子棚、银货棚、布棚、帽子棚、硬杂货棚、软杂货棚、黑白货棚、挂货棚组成),开封、郑州最盛。八大棚撑以蓝色布棚,并严格按照八大棚棚序设置棚位,不得擅越。各棚均有棚头主持本棚事务。位居首位的篦子棚棚头为八大棚的总头,有权指挥各棚一切对内对外事务。据传,各业之所以尊篦子棚为首,乃因篦子为人头上净发之物,即使皇帝也要用篦子篦头,且篦子棚摊案上所敬奉之“灵猫”传说为篦子的化身,是人身护身的神祇,所以要推其为首。银货棚以出售银制及各种金属饰物为主,其中簪为挽发作髻所必备,故列八大棚之第二位。布棚以出售 各种布匹为主,帽子棚主要出售各种帽子,都为人们生活之必需,故排以第三、第四位。硬杂货棚出售各种金属制生活生产器具,故称“硬货”。软杂货棚出售各种熟食、鲜食,故称“软货”。出售各种条编类器具者称“黑白货棚”(因条编有去皮者,有不去皮者,去皮者呈白色,如簸箕、笆斗等;不去皮者呈黑色,如粪筐、鱼篓等,故称为“黑白货”)。排在八大棚末位的是出售麻绳、皮绳类的挂货棚,因其大多可用于牲口套具、鞍辔,故挂货棚后多是牲口市。八大棚之外,各种小贩任意选摊摆设。还有专门为押宝赌博者搭设的帐棚,称作“宝棚”。民国期间,八大棚制渐衰,但在商丘一带,庙会期间围绕庙堂或神棚设立的生意摊点仍有黑棚、白棚之分。白棚仍以卖木梳、篦子的圆高棚为首,棚边立柱上挂“云牌”,以示为白棚之首,摊位设在神棚左侧上首,下接京货、广货、杂货和碎货摊位。黑棚为饮食业,以卖水煎包者为首,在会场左右两边设摊,棚下有蒸馍、烧饼和各种饭食。庙会戏台附近多为出售各种零食(如糖果花生之类)商贩的活动场所,里边还夹杂着各种赌博、算命摊点。会场外围是各种杂耍艺人显露技艺的地方,如跑马、上刀山、爬高杆、玩魔术的等。50年代后,庙会贸易摊位的摆放已不讲究高低贵贱,只按商品性质分类分区摆放。
    逢会日,到会上祭神、娱乐和进行贸易活动统称“赶会”。小型庙会,赶会者一般扩及方圆数十里,每日可达数千人;大型庙会,赶会者每日可达数万甚或数十万人,扩及方圆数十里、数百里乃至邻县、邻省。
    50年代以前,赶会拜神是正庙会拜神、娱乐和贸易三项活动的主要内容。河南民间最热闹的拜神活动常见于城隍庙会、火神庙会、奶奶庙会、龙王庙会、土地庙会、关帝庙会等。朝山进香则以朝拜嵩山的中岳庙为最盛。朝拜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单身,或携儿带女,或组成香火会结队而行。西峡县一带,凡结伙进庙烧香者称作“班香”,拜神者携带各种各样的供品,俗称“献供”。三门峡地区民间的献供,除全羊、全猪外,还要用面食制作成各种山林花鸟模型,吊挂各色纸灯纸花。在豫西、南阳等地,还有人为表拜神诚心,远离庙棚外便用针插在双臂或双腮上,双手合掌,一步三叩首,直至神前跪下,俗称“上针”、“过针”或“烧大香”。上针者向神像烧香献供后,由殿前道长或和尚将针拔掉,在针眼处敷以香灰,此时上针者方认为“大罪已赦、功果圆满”,还有赶城隍庙会时,自己用竹签或黍杆扎制“铁枷”,或用铁锁,挂于自己脖子上,到城隍前为家中老人或多病之人“赎罪”,俗称“挂枷”、“挂铁锁”。祈求生子的妇女,则自制纸鞋一双、项圈一个,到城隍庙中“送子奶奶”殿前“拴孩儿”,她们将纸鞋和项圈戴于“送子奶奶”怀中的“小儿”身上,然后抠取小儿塑像生殖器上的土粒填入自己口中,认为这样便可怀孕。在陕县等地,久不生育者在奶奶庙会时,到奶奶像前抓取一枚僧道预先用酒酿制好的大枣吃下,并口念祝辞:“今日吃下大枣,明年生个胖小儿”。淮阳太昊陵会求子者及还愿者则更多,他(她)们到太昊陵求取泥娃娃,用红线系住,返回家时心中默念:“娃娃跟我来,你娘在家绣花鞋”。一些赶会拜神“求福”者,在神像前烧香祈祷后,多到神像下摸取“金钱”,摸到者便为“有福”,所摸“金钱”由庙中道士或和尚用纸所制。庙会日除拜神者进庙拜神外,许多地方还有“行像”之举,即将庙内神像置于活动神龛中,抬出庙外大会场上游会。为城隍行像,称作“城隍出巡”,为龙王行像称作“游龙王”等等。50年代后期以来,庙会上的拜神活动已被废弃。进入80年代,庙会复兴后又有一些迷信举动,但多是老年人所为。
    河南庙会的娱乐活动主要有演戏、社火。会日赶会看唱大戏者很多,有的携儿带女,全家出动。民国以前,庙会戏演出都要先唱“安神戏”,或称“跳加官”。即在戏台上或直接到庙内大殿前,由一演员扮“天官”,其头戴插翅金盔、面戴黑胡须,身穿红蟒袍,手捧“如意”和“加官”条幅,后跟四“龙套”,口念“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吉祥语。安神戏之后方可进行庙会的各项活动。近代大多已不甚讲究,有的安神戏也不单独进行,只在正戏开演前加上一场。50年代以后,已不兴安神戏。旧日庙会戏剧演出,多有显示当地财力和文化水平的意思。偃师县老城农历正月十三大会要请八台戏对演,俗称“唱对台戏”。对台演出,戏班各以“拿手戏”出演,以台前观众的多少评定戏班演出的优劣。在三门峡市一带,对台演出还要“计时”,以点放“三眼铳”为号,铳声一响,各台戏即开演,铳声再响,所演戏本情节便要演完,否则要受罚,当地称作“放炮戏”。对台戏、放炮戏演出,在写戏时已讲明,要价较高。在上蔡塔桥白圭庙庙会上演戏,四天会期只要一开演便不能停锣,四天四夜乐声不绝,看戏人曾多达五万余人。庙会演出中,河南民间盛行“画花脸”俗。许多赶会看唱者,怀抱小儿到后台请演员为其“画花脸”,认为这样可使小儿吉祥平安、长命百岁。画好后,小儿家长高兴地向画脸演员封礼相赠,以为酬谢。民国时期,三门峡一带,此风尤盛。
    庙会社火形式颇多,如叠罗汉、跑竹马、踩高跷、玩龙灯、赶旱船、背阁抬阁、耍狮子、擂大鼓等。社火出动时多以狮子开路,俗称“狮子导引,百戏相随”。巩县玉仙圣母会上盛行“细社”,即“雅乐”,不用大锣大鼓,一色吹拉弹唱,满会满街一片笙歌之声。巩县站街农历正月初七的佛会夜晚要“放河灯”,家家户户将自制的纸灯置于一小木板上,一齐放入洛河中,届时,洛河上千灯万盏,一片光明。林县火神庙会夜晚将预先搭设的数十米高的“老杆”点燃,数里之外灯火辉煌。
    古今庙会日的各种娱乐活动为庙会贸易招来了顾客,焕发了生机。各种生意棚、商贩摊点均使出“十八般武艺”尽力推销商品。一些小手工业者也借机大显身手。当地农民则将五谷杂粮、家畜禽蛋以及山货、条编、纺织品和女红制品等拿来出卖。由于各地庙会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每个庙会一般都有自己的大宗商品或特色。尤其是准庙会,大都以岁时农事的需要和为发散当地土特产品而起会,或以药材为大宗,或以杈杷扫帚竹器条编为大宗,或以纺织和女红制品为大宗,或以牲口猪羊为大宗,等等。方城土山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的桑杈会以卖各种桑杈和农具而扬名。又如前述西峡县马山口中火神会,主要以买卖伏牛山产中草药而扬名,会日,邻近各地以及京、津、湖、广药商云集。当地民谣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赶到哪儿?马山口。看大戏,喝烧酒,赚大钱,好糊口,药材行里卖金钗,山货店里卖猴头,看那舟船下江南,看那骆驼走山路。买来油盐和酱醋,扁担一挑软溜溜。”漯河为全国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之一,每年的骡马大会驰名省内外。安阳市的天宁寺会,各种木本花卉和名贵花草占据会场。各地以岁时农事而起的 “小满会”、“临补会”、“断青会”都有自己的交易大宗。河南还有一些庙会专门销售文化生活用品和少儿玩具。汝南县小南海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庙会,便以出售各种各样的儿童玩具而闻名。如泥制的泥巴狗、小叫吹、小麒麟、一打一叫的泥蛤蟆;竹制的笛、箭、小喇叭、小竹刀、小竹剑、小竹碗、小毛篮、小竹铃铛、竹牤牛;木制的花棒锤儿、金箍棒、刀、剑、斧、锏;纸制的风轱辘、纸翻花、纸牤牛、纸孙悟空和猪八戒面具、纸公鸡以及各种风筝;布缝的娃娃、布老虎、布绣花枕头、花兜兜、花手巾;绸绫制的莲花帽、海棠帽、风帽、猫头鞋;石制的石猴、石叫吹、石鸽子、石老虎;玉制的戒指、簪子、镯子、烟嘴;铜制的小镲、小镗锣;银制的项圈、长命锁;玻璃制的琉璃咯嘣等,还有许多吹糖人、捏面人的穿插于内,使赶会者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三、赛 会
    河南民间赛会又称“赛神”、“行社”。为古时的酬神活动。多用仪仗、乐器、杂戏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市。赛者,报也,酬也。此日,各种生意人也随之而来,酬神和贸易不期而合。
    民间赛会分纪念性的和抗灾性的。纪念性的多定期进行,抗灾性的则无定时。
    民国以前,赛会有“官赛”和“村赛”之别。官赛由官方组织,又称“祈报”,所谓“春祈丰年,秋报神功”,“祈神消灾”。村赛由民间自行主持。民国时期,官赛已不再行,村赛仍遍及城乡。村赛包括游神和请神。游神是将神像从庙宇中抬出,在仪仗、社火的簇拥下,走街串巷、游村过户。如灵宝县阳店乡一带,农历每年二月初二日,要游龙王。将龙王塑像移出安放在木制“神楼”中,在各路神社的拥簇下游行,后面各路社火各显神通作出精彩表演。
    请神是将原祠庙中的神像特意“请”至村中自己搭设的神棚中供奉祭祀。在豫西,请神时要在村口搭设“彩门”,彩门上用彩布编织“胡椒叶”、“梅花”以及各种方格图案,并用棉花、布料等做成各种传统戏剧人物镶嵌于彩门上,如 “哪吒闹海”、“沉香救母”之类。夜晚,门上悬以红色纱灯。这种大型的类似城楼模样的彩门又叫“棚口”。渑池县一带民间所搭赛会棚口有主楼和侧楼之分。主楼又分成正楼和左右楼,正楼高十米,宽五六米,由五扇十九格嵌着各种图案的长方形彩扇组成,顶部称“正脊”,上有一玩杂技的“走脊人”。正脊之下为房坡,房坡两头各立一“金鸡”。房坡下为檐面,檐面下三格为匾额。再下称“挂面”,相当于古楼前檐下的花窗,左右对称。挂面下挂一横额,两边垂挂两个红灯笼。正楼两边为侧楼,侧楼上也有“走脊人”和各种图案,正侧楼两边各立一斜墙,十分壮观。若临近几个村同时举行赛会时,彩门搭设的好坏往往影响赶会的人数。棚口所用材料是全村各户人家所献,用后物归原主。在清丰县一带,赛会请神彩棚的搭设要按“棚谱”的规定次序进行。
    各种赛会准备工作就序后,至会日,按规定时间前往祠庙“请神”。“请神”时由会首带领,抬一张有黄伞盖的神龛,巩县人称“盘子”,将所请神像置其上。在抬向村中时,要由一人骑马在前,称作“报马”,参加赛会的各路社火看见“报马”,即迎上前去,将神像从龛中移入大轿内,抬回村中神棚安放。在临汝县纸坊街一带,盛行“偷火神”。即在赛会之前,纸坊街周围的村庄可将要请的火神悄悄“偷”去,放置在本村。至赛会日,各路神社只好到“偷火神”的村庄请神。这样,“偷火神”村庄的人只需烟茶招待,便可在自家门口一览 “迎神赛社”的盛况。浚县民间举行赛会时,大丕、浮丘两山寺庙的僧道往往出动助兴,以古典的寺庙音乐配以声势浩大的“玩路钹”,展技艺于社火队。酬神赛会因而也就成为人们尽情欢乐的场合。
    近代以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河南民间赛会的 “酬神”不断向“娱人”方向进化,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赛会已完全失去了“酬神”的含意,成为人们开展文娱活动和物资交流的场所。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