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家 族

天中·家 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河南民间家族观念深厚,多以族大人多为荣,族小人少之家往往被人歧视。同一家族要受本族族规、族训的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建的宗法制度瓦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家族观念逐渐淡薄。旧式家庭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传统观念逐渐在向以婚姻关系为重心的夫妻子女感情融合的新观念转移。今日民间虽仍存在有宗族活动,如有的地方族内发生重要事情,族人仍有征询族长意见的习惯,但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族长而是自己。
一、家族构成
    家族的核心是亲属网络,构成家族的亲属主要有宗亲、外亲和妻亲。
    河南人所谓宗亲,历来遵从传统的家族制所限定的范围,主要包括同一祖先所出的男性亲属以及未嫁之女和嫁来之妇,亦称“血亲”。其范围,以本人为支点上溯4代,下延4代。上有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下有儿子、孙子、重孙和玄孙,即所谓“九族”。这种直上直下的血亲关系也称直系亲属,俗称“一支儿”、“一门儿”。对于同一血统但无直上直下连系者,称旁系亲属,俗称“旁支儿”。本人和父亲的兄弟姐妹三代子孙分别称第一旁系、第二旁系,俗称“近支儿”、 “近门儿”;祖父、曾祖父的兄弟姐妹三代子孙则称第三旁系、第四旁系,俗称“远支儿”、“远门儿”。民间对于同辈中按排行分支者,老大称“长门”,老二称“二门”,老三称“三门”。父辈祖辈的分支则称“老×门”。“一支儿”和旁支儿中,父辈之上者统为“长辈”;己辈之下者统为“晚辈”。
    血亲中列为宗亲以外者为外亲,包括母亲、祖母的本生亲属和女儿、孙女、姐妹、侄女及姑母的子孙。由于长期受父系大家族重男轻女的思想制约和影响,外亲中虽也有血亲,但其范围仅上下推及两代,如外祖母家,除了外祖父母、姨、舅及其子女以外,其他均不再视为亲属,故也不再往来。妻亲的范围则更小,除妻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外均不以亲属对待。20世纪50年代以后,妻亲的范围似有扩大之势。尤其城市,妻亲的往来要比某些宗亲亲密得多。
    在诸亲族中,河南民间存在着区别亲疏远近的尺度,即以丧服为准。亲属之中,近亲要为死者穿戴粗布做成的重丧服;远亲则穿戴细布做成的轻丧服,此法源于古代丧服制。古代丧服规定五个等级,称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这五种不同的服装用料和穿戴时间的长短是区别诸亲族亲疏远近的标准,并依此以本人为中心划分自家的 “五服圈”。河南民间将五服之内称“紧门”“紧自己”,超出五服的同宗同姓亲族则仅以“自己”或“远门”相称。对于相互之间往来密切的“远门”称“老亲”或“无服亲”。
    在阶级社会里,决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因素还有人们所在的阶级和阶级地位。即使在近亲之内,由于各自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也有“高门”、“低门”之分。
    民国及其以前,每个家族都有最高的主事人,民间称 “户长”、“族长”。族长多由同一家族中辈长年高、颇具声望者担任,但也有为本族中富家大户所窃据者。族长对外,有组织本族对付外族以维护本族利益的权力;对内,有贯彻执行封建礼教和宗法族规及组织族内重大活动的权力,如祭祖、排世系、料理族内诸家婚丧大事、主持解决族内纠纷和惩处违犯宗法族规者。这种族权曾经成为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统治的社会支柱,和政权、神权、夫权一样 “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宗法制度的废除,家族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大都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认识和区分亲属交往中的亲疏远近。家族中族长的权力也随之改变。民间同族中仍将年纪大、有威望的老人尊为一族中的长者(多已不称“族长”),有事请教和征求其意见,但其含意已和旧时代的族长权力有了根本的不同。
二、亲族称谓
    亲族称谓是由各代婚姻关系构成的男女双方血缘关系排列的亲族次序确定的。其“官称”、“尊称”或“市面称呼”在河南各地民间基本相同,均以叙述的方法称呼各自的宗亲、外亲、妻亲和夫亲。如自身之所出称父亲、母亲;父亲之所出称祖父、祖母;再逐辈上溯分别称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母亲之所出称外祖父、外祖母;同父母的长者称兄、称姐;幼者称弟,称妹;父亲之兄弟,长者称伯父,幼者称叔父;伯父叔父之妻称伯母、婶母;父亲之姐妹称姑母;姑母之夫称姑父;母亲之兄弟称舅父,母亲之姐妹称姨母;舅父之妻称舅母;姨母之夫称姨父;男子的配偶称妻子;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妻子的兄弟姐妹称内兄、内弟、内姐、内妹;女子的配偶称丈夫;丈夫的父母称翁、婆母,丈夫的祖父母称祖翁、祖姑,丈夫的其他亲属则随夫称;自己亲生称儿子、女儿;下延之有孙、曾孙、玄孙等等。父方、母方、直系、旁系、尊卑、长幼、男女、嫡庶的称谓,亲疏分明,具体严格。
    亲族的口头称谓,在“官称”的基础上各地都有自己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既有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和方言的差异,又有民俗文化的影响。如各地民间口头称谓中,有同一亲族关系而使用不同的称谓者,如母亲的口头称谓有妈、娘、嬷、大等多种叫法;父亲的口头称谓有爹、爸、大之称,在新县等地还有称“爷”者;也有不同亲族关系而使用同一称谓者,如娘一般指母亲,或专称继母,但口头称谓中也有称父之兄妻或父之弟媳妇的。汝南等地还有将父之姐妹称娘的。在偃师、舞阳等地,“娘”字读“niáng”或“nià”时用于对母亲的称呼,而当读“niāng”时,则指伯母。爹一般称为父亲或专称继父,但在新县南部一带有用来称呼祖父的。在新县南部还有将大姑母称“伯爷”,小姑母称“爸“者。
    河南民间亲族称谓非常讲究辈份,违反辈份相称者,便为“失礼”“乱伦”,俗称“没大没小”“没老没少”。对于同辈份者,要按年龄大小排行相称,如对父之同辈,其兄要称以伯,其弟则呼为叔。其他同辈的大小排行,则以大、二、三、幺、小冠于称谓前,诸如大姑、二舅、三姨、幺姐、小爹等。在信阳新县南部诸乡还有依其母的年龄称呼其父的,母亲的年龄小于父,则称父为伯,母亲的年龄大于父,则称其父为 “爷”或叔。对辈份不相同者,则不能以年龄为标准,而要按宗谱顺序相称。过去,追求多子多福、几世同堂,有的子、孙辈已长大娶妻生子,但其祖辈、父辈仍在生育,这样出现了子孙辈年龄大于祖、父辈者,民间称作“摇窝爷爷胡子孙”。对此长幼的辈份之间年龄大小的颠倒,人们颇为注意,其称谓必须要依其辈份序列为准,绝不许有辈份的颠倒,虽然一些地方俗有“不娶媳妇不叫叔,不嫁不叫姑”之宽容,但辈长者一入成年,年龄再大之晚辈也要对小于自己的长辈称叔叫姑。亲族日常称谓中,只有长辈可称呼晚辈名字,晚辈是不能直呼长辈之名字的。长辈也有称呼幼辈不用其名而以昵称和“看得起”的称谓相称者,如在方城,公婆称呼媳妇多按排行以“×姐儿”、“×姑娘”呼叫,信阳一带则以排行称媳妇为“×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河南民间有使用称谓以“避凶趋吉”之习。一些人因生活贫穷,生育条件差,屡生不成,便怀疑自己“命中无子”或因父子“命不相合”所致,如得一子时,为祝福其长大成人,便一改正常的称谓,让其子以其他称谓呼叫自己,或称“叔叔”,或称“大大”等,以避自己“命中无子”而有了子之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称谓避凶趋吉的习俗已逐渐消失,只在很偏僻的地方可以见到,但大多主要为表示亲昵幼子之情。如信阳新县南部诸乡民间,子女“值贵”者,多称其父为伯爷、叔父或干爷;称其母为伯娘、叔娘或婶娘

三、家族活动
    (一)排字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间在同一家族之中讲究世系辈份的排列,认为同宗人搞错了世系辈份便为 “乱伦”。排列世系辈份多以“辈字”为准。辈字也称“字派”,雅称“祧字”、“族名”。由家族定时进行排定载于家谱之上或分发给族人。辈字开列有同辈人名字选用同一偏旁字的,有开以联语、诗词,依辈次选取其中一字为名的。河南民间最常见的辈字为联语诗词形式,一次开列10字或16字,用完后循环再用或另行开列,多为4字5字一联,具有表示其族规和族人理想志向的涵义。如淮阳县葛店乡张竹园村张家的辈字曾先后用过“钦令保树,嘉依守庆,怀臂开修,大继续宗”和“永念克道,振起祥凝,云来堂子,福照公庭”。三门峡市崖底乡西贺家村陈姓的辈字则为“洪宇振中广,祥兴起培新,旭路长远望,清秀树芳春”,均有祝福本族兴旺发达的意思。家族中各代人便根据自己所在的辈份选取辈字作为正式名字或称“大名”中之一字使用。河南人名字多为两个字,辈字便作两字之一,或置于前,或接于后,如前述张家为子女命名时,先按其所在辈份取一“辈字”,如为“修” 字辈,起名“业”,便叫“张修业”,同宗的人一见其名,便知其辈份高低。辈字的排列,维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长幼有别、辈份不乱,如方城、淮阳等地所居孔、孟、颜、曾四姓人家所用辈字均分别到祖籍山东“请派”。每至“派名、续家谱”时,由族长或委派族中得力之人,率领全族主要成员回祖籍“派辈”。淮阳县境内所居孔、孟、颜、曾4姓人家从孔丘、孟轲、颜回、曾参起依据各家族辈字排列至今已80余代辈份未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排辈之俗仍行于民间,但大多已不再是由大家族共同所列的辈字。一般为诸子女命名时,往往选一自认为应时、有意义且读之上口的字,作为诸子女名字的共同用字,老大叫“建新”,老二老三便也以“建某”“建某”称之。一见名字,是不是兄弟姐妹便可料知一二。这种命名,仍为辈字习俗的遗留,但其范围多已不受同族的限制,一家一户各自为之。
    (二)讲门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民间家族 “门第观念”甚重。门第是家族世系主要职业特征所标志的社会地位。诸如“书香门第”、“耕读之家”、“农耕世家”等,河南民间一般家庭认为务农人家再有一两个识字人的,则是最好最理想的家世。所以许多人家的大门横额上常常见到“耕读之家”、“耕读传家”等字样。具有专业技术的家庭,如医生、各种匠作,多以“祖传”来表述自己的家世。如“祖传外科”、“祖传内科”、“祖传匠作”等等;一些小康人家世代都有读书或为官者,则以“书香门第”、“官宦人家”自诩。在民间,对于古代曾出过名将、名相、名士或名医、名艺人的家族,往往倍受方圆数十里人的崇敬和赞扬;对于曾出过权奸、贪官、污吏、降将或恶霸、地痞的家族,则受到人们的鄙视,他们自己也讳之莫深,有的甚或改名换姓以避之。另外,由于数千年个体小农业与家庭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的束缚和影响,民间门第观念中重耕轻商观念颇重。如陕县、灵宝一带人多认为经商之家多奸诈,打工卖艺之家低贱,唯有耕田和读书人家方为“正统”门第。20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观念有所淡化,但在择婚联姻时仍颇谨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的门第观念受到冲击,劳动家世名正言顺地得到了社会的真正肯定。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待每个人的家庭出身,称作 “家庭成份”。家庭成份以土地改革时所划为准,大致有地主、富农、小土地出租、富裕中农、下中农、贫农等。按照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规定,对各种家庭出身的人讲究“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政策,但在这一新的家世观念中,也有一些人存在着“唯成份论”观念,致使在择婿联姻以及在社会的其他方面受到新家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80年代以后,“唯成份论”观念渐趋淡薄。 “门第”在偃师一带有特殊的含义,当地民间所称“门第”指的是家族里是否有遗传因素的病,主要指“狐臭病”,亦称“腋臭”。有腋臭的人家,便被称为“门第不好”,是严禁子女联姻的。
    (三)明族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民间继承 “家有家法,族有族规”的传统观念,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规,它是家族活动中反复宣示的主要内容,族人必须知道和遵守。族规内容主要是强调忠君爱国、孝敬老人、友爱兄弟等忠孝节义之礼和对族人禁淫、禁盗、禁赌。族规大多不成文,少数讲究之家也有书之以文或载于家谱之上,或挂于堂中,如方城县许多人家将族规写上字屏挂于中堂以为家人行动的座右铭。对于族规,族人要熟知而且是不可违背的,如有违犯者,要由族长或家长予以惩处。惩处时,首先将犯规者执于宗庙祠堂或家中祖宗牌位前,焚香祭祖,然后视其触犯族规的情节或罚跪、或杖责、或逐出族籍家门、或遣送官府惩办。对长期不务正业、惯偷惯赌、行淫作恶、屡教不改、情节严重遭族人痛恨者,族人有按族规予以活埋或打死暴尸于野的。按族规惩治族人也可宽免,但宽免之权只有其父亲和舅父。并且本人必须有痛改前非的表现。民国以前,凡按族规送之官府惩治者,如认为其尚有挽救余地的,其父和舅父可前往保释,俗称“扒”。父将其执之官府者,唯有舅父可扒;舅父将其执之官府者,唯其父可“扒”,此情多为不孝者。封建家规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的宗族制度服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封建家族制的瓦解,旧的族规也随之废弃,代之而起的是社会主义的新家庭道德观念,如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爱国爱民等。
    (四)行家祭 清代和民国时期,民间家族十分看重奉祀祖先的家祭活动。家族祭祀多三年举行一次,也有一年一次者。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或清明节、十月一日进行,依各自情况而定。逢祭日,全族人集中一起,有祠堂者在祠堂,无祠堂者多在族长家。民间所见祠堂小型者多设置4龛,以奉高、曾、祖、考四世神主。大型祠堂建筑,由临街房、厢房、过厅和后殿组成。院内设有廊房,砌有甬道,植有松柏,其前门额上书以“某氏家庙”或“某氏祠堂”,有的门前还设有月台,塑有石狮。祠堂后殿正中设供桌、两边嵌有碣石,上刻祖宗由来、演变情况以及拥有财产、土地和族内各支辈份、嫡庶序列。大的家族有总祠堂也有分祠堂。古代祠堂多建于墓地,后来无限制。河南民间祠堂大都建于村内路边或空旷之处。南阳地区蒙族聚居处,其祠堂则多建于村北,以发思祖之情。民间祠堂除供奉祖先外,有不少祠堂还供奉着本家族崇信的“神”,如罗山县一带,祠堂内常供有“三肖娘娘”、 “送子观音”者。在豫西偃师一带民间,许多无祠堂之家族的家祭活动,多采用“坟社”的形式。坟社由同族人组成,拥有坟田。坟社之首称“神头”,由族内各门轮流担任。任神头者,可收取坟田租谷,以资聚族上坟开支。既无祠堂也无坟社的小型家族,只在每年家祭日至老坟祭祀。家祭时,由族长或神头主持祭祀活动,并代表族人表述全族追远报本之心。祭祀礼按长幼辈份排列,依次拱揖叩头,不得混乱。前往“老坟”祭祀时,要一路鸣放鞭炮,有的还组织仪仗队。农历十月一行家祭者,至夜,全体族人还要手掂灯笼齐聚坟地。届时,坟地一片通明,以显其家族的兴旺。祭祀诸礼毕,要全族宴饮,行族食,卢氏人称为“睦族宴”。宴会毕,要分配祭品,称“破膳”、“吃节座”、“吃老坟社”,豫南人多称“吃祭祖饭”。清明节行家祭者,将在坟地上分吃凉祭品或干宴称为“吃寒食”。家祭宴饮为宣传族规、修续家谱和排世系、论辈份提供了机会。同时族长也多利用此法解决族人纠纷,处理族内违犯族规家规者,重申封建宗法制度的人伦之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宗族制的瓦解,祠堂多已拆除或改作他用,聚族行家祭者已日见减少。进入80年代后,家祭之风又有复起之势。
    (五)家谱 也称“家乘”、“族谱”。原为封建贵族所立,后传入民间。河南民间大的家族都有家谱。家谱编修盛于清代,民国时期亦有。大姓人家当自立族亲、另立祖宗时,都要修家谱。家谱内容一般包括谱序、族系概略、家传行状、行字表列和附录诸部分。谱序亦称“谱头”,追述本族根源、演变、迁居、字派、祖坟、祖产、家训、家规及本族所出名人功绩等。许多家谱还配有图表。有的家族为了炫耀门楣,把历史上的同姓名人或封建节孝典范人物也载入谱中。修立家谱,其费用由族人按户均摊,并由三五个族内有威望的人主持。所修家谱有手抄本和印刷本,手抄本亦称“墨本”,为孤本,存入本族祠堂或族长家,印本分发族人,其数量和分配情况要载之谱首,封面标以“某氏家谱卷几”。河南民间常见简易族谱格式,多为16开白厚纸竖行书写本,由右向左书写,一行记4代人。
    家谱一般30年或50年修续一次,俗称“续家谱”。家谱严格按照封建礼教的褒贬编修,其内容还规定有“六不书”,即弃亲、叛党、刑犯、败伦、背义、杂贼等6种人不准入谱。嫁来之妇未生子者也不许载入谱中,此是对妇女的卑视。
    在河南,编修家谱者基本上是一些大姓、殷实富贵人家所为。一般人家多用“家堂轴”,豫西人称“轴子”或称“神轴”、“老神子”等,是家谱的简易形式。一般用布或纸装裱而成,宽2尺、长4尺左右,上绘一由匾额、明柱、香案和帷幔组成的厅堂图案,图案匾额上多以“木本水源”、“永言孝忠”等字样标之。帷幔正中从上到下按辈次书写列祖列宗名讳,一般记载父辈以上五六世。先辈夫妇有一人健在者,亡故者不“上”轴子,另作红纸写一牌位,贴于轴子下端。堂轴平日收起,农历除夕“请”出悬挂于中堂桌上,直至清明节上坟后收起。讲究之家,堂轴两侧还配以楹联,其内容多为“追远尽孝,子孙昌盛”之类。在偃师一带,不少人家还在堂轴前的供桌上摆放先考灵牌,称“神主”。灵牌多为木质,高7寸,宽2寸,厚3分,下设底座,上呈半园形,正面书写“显考(或“显妣”)某某神主位”,因其多为新近亡故的双亲之一,故其牌上“神主”之“神”字的一竖画讲究不写或写以红色。神主牌之背面一般还将死者的生卒年月、称谓以及经历写上,居官者写上封号、谥号等。神主牌以神主匣相罩,神主匣也称“明旌楼”,上面镂刻着各种透窗图案,内可置两三个“神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建的家族观念日渐淡薄,民间除节日悬挂堂轴或供奉神主牌位外,热心家谱编修者已较少。60年代以后,民间曾兴起追述劳动人民“家族史”和剥削阶级“发家史”的活动,并成为民间一种新的民俗形式。各地中共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收集整理当地许多旧社会被剥削者的劳动家史和剥削阶级的剥削史,如巩县康百万地主剥削史等,作为教育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阶级教育活动内容。进入80年代以后,又有少数借“子孙命名无辈份可依”为由,聚族修谱者。
四、家庭管理
    (一)家庭规模 家庭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家族中分解出来的最小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河南民间一般的家庭均以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为主。家庭的规模按人口计,多为5口之家、6口之家,也有十来口人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有数十口人之家者多为殷实富贵之家。民间家庭的规模按辈份计,一家多为两辈人或3辈人组成。一家之中上下3辈见面者居多,上下4辈见面者较少。在农村也有一些单身汉或丧偶无子,或终身因家贫未娶者。民间一家之中4代见面或5代见面的家庭称之为“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民国时期及其以前的早婚年代,追求者甚多,并以此为最理想的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乡家庭结构渐渐由大变小,尤其60年代以后,许多人家儿女结婚后便另立炉灶,追求多代同堂者所见甚少。80年代以后,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正日益为小家庭所代替,尤其是城镇家庭,3口之家日见增多。
    (二)家人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家庭是封建伦理道德的规范执行单位。每个家庭中的成员依据自己的地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持一家事务的称“家长”,俗称“当家的”、“掌柜的”等,由一家中辈份最高的男人承担。家长在家中有财产支配权、婚姻干涉权和处罚权,是一家之中地位最高者,且享有特殊待遇。民间,家长住必居于上房,坐必居于上位,来了尊贵客人也要由家长陪伴。无论忙闲季节,家长外出或劳作未回,一般是不开饭就餐的。如在陕县一带,一日三餐,必须先给家长端饭,即使家长外出不归,也要象征性地盛一些饭在碗里后,全家人方能开饭。一般家庭的家长,既为“家权”的执掌者,又是家庭中的辛劳者,不仅为家庭的兴盛而谋划,还要亲自带领家人去奔走操劳。家长年老体弱难于肩负家庭重担时,多由其长男或有理家能力之次男接任。
    家庭成员中,成年男性俗称“外头人”,在家长的带领下从事各种农副业劳动。兄弟中,长兄多为家长的继承者,年幼者多受到老人的宠爱。家中未出门的闺女多称作“家中有理之人”,也为父母的宠爱者。和嫂嫂发生了矛盾,往往以其胜诉而告终。娶来之妇为家中地位最低者。过去,家中妇女称呼,年轻者多以其丈夫代称,如“某某(丈夫名)家里的”、“某某家媳妇”、“某某家做饭的”等;年稍长者,或按其家庭称谓或以其丈夫姓氏冠于其姓之上称“某某氏”。妇女自己在家中也甚自卑,如丈夫不在家,外人来找,敲门相问: “家中有人吗?”便回答“没有人”。将“人”作为当家人的专用词。尤其作媳妇者,在家中的地位最低,既要服待丈夫,扶养子女,又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农忙时还要协助农事、送饭送水于田间地头。有公婆者,要照料公婆饮食、起居和听从其指教,绝对不能有违公婆之意或不恭之言,否则便会受到公婆的打骂指斥。有兄弟姐妹者,还会受到小姑和兄弟的欺侮,濮阳一带有“兄弟打嫂,站起就了”之说,可见媳妇在家庭中地位之低微。作了主妇的女人,在一般家庭中被称作“内勤”、“内当家的”,大多仍无独立自主权。夫在从夫,夫死后,重大事情还要请伯叔出面。待子成人,便要让权于儿子。在河南民间,家庭妇女熬到婆婆的位置,往往一改旧貌,许多人怀着报复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媳妇,让媳妇重走自己走过的道路,对媳妇横加欺凌。这种封建的道德和伦理观念,至今仍束缚着家庭中的婆媳关系,造成了许多家庭的不和。
    民国时期,河南大多数民家窘于频繁的天灾人祸,也有一家之中不甚讲究男女尊卑者。男子承担田间劳作和外部交往,女子分担纺织、磨面、裁缝、做饭和养育儿子之事,全家人为了糊口,相依为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提倡男女平等,家庭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多数家庭民主空气渐浓,婆媳关系转好,一般老人多照管小孩,媳妇管理家务以至下田劳作。许多家庭是“男子主外,女子料理家务”。家长一言堂之风多被唾弃。80年代以后,在一些家庭中妇女开始当权者很多。甚者还有“妻管严”之家。
    (三)家教 河南民间历来重视父母和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幼儿和青少年的教育。人们往往把一家子女成人后的作为视为家教的结果,常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求自己。谁家的子女长大在社会上或在治家创业上有了成绩,便以“某某教子有方”相赞誉。对子女长大后在社会上、家业管理上无所做为,常惹事生非者,大都以其“少家失教”相责怪。家教在民间被视为保证子女长大成才的主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河南民间幼儿教育,一般家庭大都采取教儿歌、念童谣、猜谜语、讲故事的方法,以启发其智慧,训练其语言和培养其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灌输伦理道德和传授文化知识及一定的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小儿启蒙教育的除其父母外,还有其祖父祖母,尤其是祖母。这些大多不识字的老人的脑海里装满了从祖宗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各种启蒙歌谣、谚语和故事,尤以歌谣教育最普遍。及至小儿七八岁以后,开始教小儿学习诸如照料门户、侍食长者、洒扫庭院等一般生活知识。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启发诱导其“立志”和明白珍惜光阴、勤勉立身的重要。一些职业工匠家庭,则开始进行家传职业如木匠、石匠、铁匠、染匠、医生等技术传授,让其干“下手活”,并不断讲述家传职业的特点、信仰、禁忌等。
    民间对幼辈进行的家庭教育内容首先强调孝悌。许多地方民间常以流传的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为楷模,训诫子女以孝为本。其次为勤俭教育,宣传“勤俭生富贵,懒惰受贫穷”,让子女在生活中事事从长计议,学会“虑常”“虑后”。第三是理家创业教育。如濮阳人的家产教育将家产分作“死业”和 “活业”进行讲述,指出房屋为“死业”,田地牲畜为“活业”。有了“活业”,便可扩大再生产,起到“置一得三”的作用。“死业”,是消费的产业,“置一毁一”,要儿女理家创业中将“活业”的购置放在首位,不过早过多地去考虑“死业”的购置。和睦教育也是民间家教所强调的内容,要求子女在相互交往中,讲究“和为贵”。对于女子的教育强调“贤慧”,即善良、通情达理。未出阁的女子称“闺女”。闺女无事不得出门,即使出门,也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家中来了客人要躲而避之,爱嘻笑逗乐者则称为“疯”。闺女十来岁就要学习纺花织布、做鞋绣花等女红技艺。对闺女的教育还有 “出门”后的作媳、理家、育子等内容,如作了媳妇后,要尊重公公和丈夫的哥哥,不能与之说笑,要勤快守节等。民间家教中,还包括祖籍祖源的教育。
    民间家教既重视“言传”,又注意“身教”。家教的内容往往也是家规的内容,违犯了“家规”,即使是其他家庭成员也不能容忍,尤其是对女子的管束更严。对于严重违背“家教”,触犯“家规”者,要给予惩罚,俗称“动家法”。民间常见的“家法”有“棍打”和“罚跪”。豫东一带有“鞭打”,多是公爹惩罚媳妇时使用。因古礼规定公爹不能挨近媳妇的身体,故用鞭抽以泄家法之威。对于违犯家规者罚跪时,多让其跪于当院之中,有的则跪于祖宗牌位前,一跪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一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家庭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封建的伦理道德教育渐为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所取代,家庭民主空气渐浓,不合理的旧“家法”多被遗弃。
五、继 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民间继承主要包括家产继承和宗祧继承。家产继承指土地、房屋、生产工具和牲畜、大件家具等家庭中之公有财产的继承。唐代以来,民间家产继承基本上实行均分的析产制,即由享有家产继承权的人平分家庭中所有财产。河南民间亲生儿子包括后娶妻所生儿子均有财产继承权,收养之子有一半继承权。后娶之妻带来的前夫之子则无继承养父财产权。女子继承则倍受社会的歧视,即使平日女儿得到母亲箱柜中的一些“私房”,也会因此而受到责怨。女子继承父母财产者,多为找了“上门女婿”或称 “养老女婿”的。上门女婿必须同女方立下字据(合同)并申明“自己无能改名换姓”者方可继承岳父母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虽然在法律上规定女子和男子享受同等继承权,但是农村大多女子出嫁后便不在娘家生活,其娘家财产多由其兄弟分享,实际上真正继承父母财产者甚少。
    宗祧继承俗称“接替香火”“伸延香火”。民间崇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认为无子女者便为“绝户”,无子有女者为“单料绝户”;无子无女者为“双料绝户”。人们视宗祧继承最重要。家庭“香火”的接替,一般由长子承担。分家时,长子要承接堂屋或主窑以及中堂供桌、祖宗牌位和各种祭祖器具,并负责每年岁时祭祖、扫墓的主持工作。长期的宗祧继承观念使无子女的人家或有女无子的人家,最关心的是自家“香火”的接替问题。为不使“香火”断绝,无子女或有女无子的人家想方设法以过继、寻儿和招婿的形式选取宗祧继承人。
    选取继承人俗称“立嗣”。选取同族侄辈、孙辈为嗣者,民间称“过继”。也有在异地选取的,多为姻亲关系,如外甥、内侄,俗称“外甥随舅”、“外甥随姨”或“侄儿随姑”。一般过继均不过继长子,商丘人还讲究“有过继儿无过继孙”。选取过继者讲究选男、选幼、选贤、选优,选自幼所爱,亦称 “爱继”,多见于兄弟之间。也有过继成年男子,甚至带着儿子以为嗣根者。过继人对其原父母称“去继”。去继后,一般仍可维持原称谓,但已失去原父母的继承权,俗称“无扛幡权”。去继者所继为异姓,若想复还原姓必须在3代之后。在农村,也有兄弟两人只有一子而实行“一门双祧”者,或称 “一门两不绝”,即此子既为亲生父母的继承人,也为伯或叔的继承人。长大成人结婚后,生第一子立己门之祧,第二子立伯或叔之祧。20世纪50年代以前,南阳地区民间,有的则干脆分别为一门双祧者各娶一妻,以分立门户。在信阳地区一带有抱养多子女家庭之儿或抱养为人遗弃的子女者,新县人称“抚婴”,罗山人称“抱压子”,所抚婴儿视为己出,多不履行立嗣手续,但多被族人歧视。有女无子人家,由于重男轻女的封建宗族制限制,多为其招婿以解决宗祧承继之事。招婿,民间称“倒扎门”或称“招坐堂女婿”、“招上门女婿”,被招者要改名换姓,直称岳父母为“爹娘”,同亲生子一样养老送终。无子无女的家庭,有寻儿甚至买儿以求续立门户和养老送终者。
    河南民间,无论采取何种立嗣办法必须征得族人的同意,尤其立外姓人为嗣者,有的还要由其父带领进家庙祠堂祭祖跪拜。否则,所立之人往往既不能随姓,还常遭到近族人的排斥以至驱逐。立嗣征得族人同意后,要经中人说合,履行签约手续,签约时,要请族长、公戚参加。有的地方还要由出继人家长签写“出继书”。在乡下,无子女又未立嗣者,其亡故后的财产继承,一般由其同宗之中血缘关系近者继承,具体人选多以“谁摔老盆谁继承”为依据。“摔老盆”即对亡故者丧事的办理(详见“丧葬”一节)。过去,一些地方死了家产殷实的“绝户”,常出现近族人“抢摔老盆”的情况,周口淮阳一带此风尤盛。对于贫穷的无子女者死后,即使近亲之人也有不愿“摔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的宗法制度被摧毁,实行男女平等,男女都有继承祖业的权力。同时,国家和集体从50年代后期在农村实行对孤寡老人的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五保”政策,不少地方办了“敬老院”,许多无子女的老人已不为年老无人养而忧虑。1985年国家又正式颁布《继承法》,男女继承的平等权得到了肯定。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民间传宗接代伸延香火的观念仍相当浓厚,“立嗣”虽然在人选上已不再受家族家规的制约,但仍为无子女者或有女无子者所重视。
六、分 家
    伯叔分居,俗称“分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许多人家追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但随着子孙的繁衍,加之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分家总是不可免的。自然分家,一般多由家中长辈先将所有家产债务统盘进行核算落实、掂量均匀,然后请来亲族诸人按照享有继承权的人数划“份”进行分配。一般讲究“要想好,大让小”,兄弟互谅互让。分配时,通常未成家者不负担债务,并给予适当照顾以备将来婚娶时使用;对于未改嫁的妇女,或代承死去丈夫的一份或代承子份;兄弟遗孤可代承其亡父份;未出嫁之女因俗无家产继承权,可以分给一些嫁妆品或得到一些母亲箱柜里的衣物;因长子为宗祧的继承者,分给老宅或上房。对于来往密切的亲戚也要明确他们将来探视时的接待者。其他按长幼分给厢房或他室,老人也要迁入他室或任选一子同居。其他家产所分份额征得大家同意后,便写一“分家字据”以为凭证。字据除写明财产分配外,有的还将每个儿子每年(月)应向老人交纳的粮、钱、生活用品和生病医疗费以及殁后安置均写清载明。然后全家人放鞭炮祭祖、行分灶仪式,并偕同宗亲友人一起共进“分家酒”。
    民间分家也有是在矛盾激化时进行的。分家时,家长主持分家是否公平已难为家人信任,要请“公亲”主持。民间认为舅父是“公亲”,故称“外甥分家请舅来”。也有请姑父的。分家之日,请舅父或姑父偕同族长进行家产的分份和搭配,然后写成纸阄,由参加分配者抓取,然后立写文书为据。这类家庭分家时,父子反目、兄弟斗殴、妯娌相骂以争夺财产、推脱赡养父母之责者屡见不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人民公社化以后,田地已属公有,宅基地也由集体分配。民间分家主要是宗祧承继及赡养老人的安排和家庭生产生活用具及债务的分配。大多数家庭分家时一般均由自家协商安排或请生产队和村里领导主持。也有因赡养老人或财产分配而争执反目者,但大多数分家均在和谐气氛中进行。70年代以后,民间分家,多采取子女成家一个,分立一个,由公亲和村干部主持公道。城镇分家多为名分实未分,也称“分居”,分家后对老人的赡养常见有三种办法:其一,老人身体尚强健可劳动者,单独居住,诸子分担部分生活费用。及至不能劳动,诸子分担全部生活费用;其二,随一子(多和幼子)生活,其余昆仲按分家时所立规定支付其应承担费用;其三,由诸子轮流定期供养。无论采取何种办法,知礼之家,逢年过节或来了客人要请老人会餐;老人有病时,都积极看医用药。
七、亲 戚
    民间颇讲究亲戚往来,最为密切的是外亲和妻亲,民间称作“姑舅亲”、“两姨亲”和“女儿亲”。其次还有干亲、养亲、师徒亲等。
    姑舅亲是诸亲中情分最深的,各地民间形容姑舅亲是 “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甥舅之间,姑侄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尤其20世纪50年代以前妇女地位低,当姑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娘家侄子便出面干涉,甚至到姑夫家闹,人称“娘家侄,出气人”,所以一般姑姑对娘家侄子特别亲近,称作“姑跟侄,实打实”。甥舅之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舅舅爱自己的外甥尤深,往往达到财帛不分的程度,俗称“舅舅有条牛,外甥分个头”。舅舅在外甥面前,又有着很高的权威,当外甥不孝敬父母时,舅舅便要出面干预,违抗者,可带领子女前往惩治。有外甥不孝敬父母,又不听舅舅劝告者,在其父母死后,舅舅往往带领全家到外甥家“压葬”,即挑剔其对老人葬礼上的缺陷,不许发丧,弄得其臭名远扬、低头认错方才罢休。对于严重虐待父母的外甥,舅舅还可有权申诉官府请予治罪,如到这时,只有其父母尚可保释,否则官府一定以“不孝”罪严办。
    两姨亲也属近亲,但传统的习惯认为是“一辈亲”。俗称 “姨娘亲,一辈亲,姨娘死后拔断根”或“两姨亲,蔓菁根,拔了蔓菁犹不亲”等,认为是像种蔓菁收蔓菁那样时间有限的亲戚。姐妹关系淡薄或不甚好者,平日便较少来往。
    儿女亲是较亲密的,她是姑侄亲、甥舅亲的初期,来往较频繁。民间说:“闺女亲,闺女好,闺女是娘的贴身袄”、 “闺女是娘的连心肉”。为了闺女的幸福、美满,此时丈母娘(岳母),往往给予女婿特殊的待遇,人称“丈母娘看女婿,横竖都好看”。儿女亲的往来,一边是“走娘家”,一边是“瞧闺女”,但在旧社会,由于封建礼仪的束缚,儿女亲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50年代以后,儿女亲有的超过了姑侄亲、甥舅亲。尤其城市,母亲往往长住女儿女婿家,或女儿女婿长住父母家,不受任何限制。
    河南民间对干亲、养亲、师徒亲等非血缘性亲戚之间的往来也颇重视。认干亲是民间普遍流行的结亲形式,有将子女“认”给友好人家作干儿子”的(参看本志第五章第二节);有遇到知己相好、志趣相投,相互认为“干兄弟”“干姐妹”的,民间称作“干相好”。干相好大多要举行互换“庚帖”(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的仪式,故也称“换帖兄弟”,按照民间礼俗,干亲也要象自己的“亲亲”一样对待,但大多是“干亲干亲,以财供心,没有财务,亲戚不亲”。
    养亲指瞻养过自己的亲长,包括用别人乳汁喂养长大的 “奶亲”。养子对待养父母要象对待亲生父母一样,一切传统礼仪不许缺少。同时有继承其部分财产的权力。对于奶亲,分雇佣性的和义务性的。雇佣性的待小儿长大便失却往来,感情深者也有保持双方关系者;义务性的,多系同族中父母双亡的儿女,长大自立后,仍视养者为亲生父母一样,给予生活等方面的关怀和照顾。师徒亲指以传授技术建立起来的亲戚关系。民间认为师傅和徒弟的关系非同一般,有“师徒如父子”之说。学徒期间,师傅负责徒弟的吃住和部分衣着,徒弟则除学习技艺外,承担师傅家的一切家务劳动。学徒出师后,师傅要送徒弟一套工具;徒弟也要不计报酬地主动再给师傅尽一年义务。其后逢年过节备礼探望,甚至有资助其晚年生活者。
    各种亲戚之间的相互探望,民间称“走亲戚”,“串门子”。平常走亲戚在各种节日和农闲季节进行,尤其是年节、元霄节、端午节、八月十五以及收罢麦或打罢秋之时,大都和当地的节日活动结合起来,如女儿“走娘家”一般常选在清明节、十月一的祭祖上坟时,既探望了健在的老人又参加了追祖活动;也有将探亲和赶庙会相结合,即在亲戚家村落逢庙会、集日时前往“串门子”。亲戚往来探视,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近者多持礼步行而往;远者有骑驴者、有推车的。如逢节日,一路热闹非常。
    亲戚之家婚娶,做舅舅的、姑姑的、姨姨的要为甥、侄添置结婚用品,称作“添箱封礼”,还要在大喜之日备礼前往祝贺,喝喜酒、作陪客;亲戚家遇有丧事,接到报丧的丧帖讣闻要持礼前往“奔丧”;遇有生儿育女之喜,女儿要向娘家报喜,娘家要送米面,诸亲也要备礼相贺。亲戚及亲戚往来,是民间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至今在城市、乡村仍被人们所重视。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