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人生礼仪

天中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从生到死几个必经的生活阶段所举行的不同的仪式和礼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南人普遍遵循的仪礼有生育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祭礼等,对于日常社会交往的仪礼或称“通礼”也很认真。旧的仪礼习俗往往表现出明显的阶级差异,既有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奢糜的人生追求,也有劳动人民在社会发展中展现的民主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统治者整理控制的规条,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礼节,提倡和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礼俗。
第一节 通 礼
    河南有“礼多人不怪”之谚。自古以来,皆重礼仪。待人知礼,谓之“懂规矩”、“懂事”。反之,则遭人贬斥。前清通行礼节是作揖和叩拜。作揖(又称“拱手礼”)行礼时,男子身体直立,面向受礼人,拱手摇动数下。拱手时双手自上至极下,腰随之微躬,称“长揖”。女子则两手叠握紧贴心口,双腿微屈数下,俗称“拜拜”。作揖为日常熟人相见、友人相会、迎送客人、年节或官场应酬的一般礼节。叩拜礼俗称 “磕头”,民间称“大礼”。行礼时,先作揖或拜拜,再双膝下跪,以手按地俯身叩头。此为庆吊大典、祭祀祖先、求神拜佛、拜见父母尊长的礼节。叩拜礼十分繁琐,其名堂有“懒四叩”、“三揖九拜”、“二十四拜”等。民间行大礼视对象而定礼数。在豫西,有“神三、鬼四、人一”的讲究,即祀神要三叩首;祀鬼要四叩首,给活着的人一叩首。在豫东,对生人讲究先揖而后拜,对死者则只拜不揖。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公布了新礼制:即行脱帽鞠躬礼,民间俗称“洋礼”。脱帽鞠躬礼有一鞠躬礼和三鞠躬礼之别,脱帽三鞠躬礼为大礼,用于庆典、祀典、婚礼、聘问等场合。脱帽一鞠躬礼则用于公宴及寻常庆吊、交际宴会等。日常相见以脱帽礼致意。30年代以前脱帽鞠躬礼多行于城镇,乡间大多仍沿用旧礼。30年代后,时行握手礼,亲朋友好日常相见,伸出右手相握,男女相见则互相用一鞠躬。或者以问好致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镇和乡村公职人员皆行握手、鞠躬礼,农民仍多用作揖、叩拜、或问好致礼。至1966年 “文化大革命”始,统行握手礼和口头致礼。作揖、叩拜礼皆废,80年代以来,作揖、鞠躬、握手问好礼并用于公共社交场合或重要交际时,叩拜礼多见于丧葬和祭祀时。
一、相 见
    河南民间,无论过去和现在,生人熟人相见,说话时要先道出称呼。通常熟人按辈份称呼,生人视年龄性别而定。大部分地区对年长者多称“老大爷”、“大伯”、“大叔”或“老奶奶”、“大娘”、“大婶”,对年幼者则称“闺女”、“孩子”、 “老弟”等等。现在对生人无论男女老幼以“同志”“老同志”、“小同志”相称者最多。民间称呼讲究避讳,如信阳地区新县一带忌称老年妇女为“大娘”,因当地“大娘”是对作风不正之妇女的称谓;南阳一带忌称年轻女子为“姑娘”,因其是对妓女的称谓,如盲目称呼会遭白眼。
    日常邻里、亲朋、同学、同事等熟人相见,先主动称呼再热情问侯,不常见者,相遇常先握手寒喧问候。吸烟者则掏香烟相让;常见者相遇或颔首或微笑或招手示意。骑自行车见熟人,尤其是见长辈、教师和领导必下车致意,否则为不礼貌,被斥为“架子大”、“大样”。不相识者相见,若想询问对方姓氏,应问“您贵姓?”对方则应谦答“免贵、姓×” 或“贱姓×”。有身份、地位者或作社交工作的多先递名片,用以知会对方。豫南西平诸县,见路过家门者,无论识与不识,皆以“吸烟来罢”四字相招呼;豫东柘城一带遇邻村人路过家门,也招呼到家吸烟、歇脚,过路者则十分高兴地连说“不了,不了!”虽系应酬之语,但极至殷勤礼貌之情。
二、借 还
    河南人情敦厚,民间素有互助互济之风,至今仍盛行不衰。邻里、亲朋之间互借钱物,皆以“有借有还、借少还多”为准则。借取者通常用商量口吻向人求助,被求者则乐意应允,尽力办理,若力所不及,则深表谦意。男子去借取时,多携带香烟,见面先递烟而后说明来意。归还时,借方要向物主致谢,物主则要谦词恭让一番,有时物主双手已在接物,口中还在连说“不用还!”,可见客气之一斑。归还的财物,要比借时多出一些,讲究“借的浅,还的满”。唯有借用熬中药的沙锅,不能主动归还。只能待主人使用时自己取走。若必须归还,须在药锅内放少许五谷杂粮,如绿豆、麦子等,以为避凶趋吉。
    婚丧、寿诞大事时借用乡邻的桌、椅、餐具等物,归还主人时要一并送些办事所做的食品如蒸馍、油食之类,以表谢意。借用织布机者,布织完后,要留下一缕织布用的线或 “了机头布”。酬谢主人;借用石磨时讲究“留磨底”,即在磨上给主人留少许麦皮以为酬谢。开磨时还要先将原磨上之 “底”替主人收下。今乡村虽用机器磨面、碾米,但此俗尚存。
三、客来客往
    河南民间称客来客往拜访亲友为“走亲戚”、“串门子”或 “去玩”。走亲戚、串门子多在逢年过节或有事相商时进行。乡村农闲季节较多,而城镇节假日或星期天较多。
    串亲、访友、串门玩者,进门需先轻轻叩门三五下,或打招呼,若门上装有电铃,则先按门铃,知会主人,待主人应答或出迎后方可进门,不能冒然推门闯入。
    串亲访友时习惯带礼品。城镇多以糖果、烟、酒为礼,乡村多以蒸馍、油条为礼。看望老人或病人,带宜食之礼品,更显出情分。豫东、豫南一带,探视病人讲究在上午前往,忌午后或晚上看望,有病时看望的人多,说明患者的人品好,威望高。
    河南民间,一般劳动人家平日穿著多不甚讲究,但出门做客,则多有讲究,起码要穿上洗干净的衣服,故民间如见穿新衣或衣着干净整齐者,便知其有事出门或做客。
    做客者在主人家不得随便穿堂入室,更不能擅进内室。同时不入主人厨房,叫做“客不观灶”。吃饭时,客人需待主人动筷相让后方可动筷,不能隔盘挑食大吃大嚼,碗里不准剩饭,而在光山,客人用辅餐时,则绝对不能将碗里饮食用光,否则被认为不吉利。有过分拘于礼法者如新女婿陪新娘回门或初次到岳父母家拜年,往往被拘束得苦不堪言,吃不饱饭者为常事,而今年轻人多已大方自若。
    河南乡间待客尤其厚道。家境不论贫富,对来客均百倍热情。贫穷人家平日少吃俭用,若来客则十分大方。客人登门,主人要出门相迎,双方寒喧互致问候。夏季家中来客,要先给客人端水洗脸,递扇子,然后方倒茶敬烟。瓜果旺季,还要待以瓜果。冬季则先让客人烤火取暖,再倒茶递烟。豫南新县一带待客喝茶颇特殊,主人泡茶后,客人边喝,主人边续。客人若不喝时要把杯中剩茶倒掉,以示喝足。主人知客人不喝了方不再续茶,如不倒掉杯中之剩茶,已喝得肚饱腹胀,主人仍续水不止。光山一带,即便为常客,主人迎客时也必说“来稀客了”,以示欢迎。
    客人来访,主人不得随便打骂小孩或与家人争吵,讲究 “客在不叱狗”。有时小孩在客人面前失礼,主人常将其诱哄走开,待客人走后,再进行教育。
    日常来客及不速之客,不设特别宴席,尽其所有改善饮食而已。若是邀来的客,则按事先准备的菜肴招待。豫南光山诸县外甥到舅父家中做客,被称为“木碗子客”,有啥吃啥,并须帮主人料理家务,以示宾主为一家的亲近感。豫西洛阳一带夏季待客,在正餐后,客人将走之前,打荷包鸡蛋茶或用红薯粉、藕粉做羹款待客人,俗称“喝茶”。豫南光山一带则是在正餐之前,用水饺、鸡蛋、面条等物待客人以小餐,叫做“过段”。豫东周口一带凡远道回来的人,要先到亲友家拜访,亲友才为之接风洗尘,若不去拜访,亲友则佯作不知。商丘柘城有人若久出归来或工作调动、外出求学等,亲友皆为之设宴招待。归者要吃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取发财而归之意;走者要吃面条,以示情意深远。豫北安阳招待寄宿之客,来时要让吃面条,取意“长来长往”。走时要让吃饺子,所以有“迎客的面条,送客的饺子”之说。
    招待贵客,主人要请本族长辈或邻里的头面人物作陪。陪客与来客互相谦逊让座,即使来客应坐首席,也要谦让一番,否则便为失礼。陪客及主人对来客应殷勤劝菜敬酒,等客人饭毕放下碗筷,陪客才可放碗筷,主人更须等陪客饭毕才能放碗筷。民间年节待客,邻里之间多相互做陪客,且十分讲究礼尚往来,这次你请我作陪客,下次我请你,否则为失礼。陪客者多为能说会道喝酒划拳之人。商丘柘城一带受请去陪客者,还要自带些烟酒。
    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多要请客。请客要在事前发出邀请。邀请一般有面请和代请。面请是主人亲自登门去请。代请是由主人委托其宗族或近亲挚友去请。代请人须向被请者传达主人邀请之意及未能亲自来请之原委。也有用请柬相邀的。请柬有单帖、套帖之分,单帖多用于平辈亲友,套帖用于尊长,有的客人需相请三次才能赴约,即来前请、当天请和就餐时请,一显主人诚意,二显被请人有涵养。若被请者一请就到,则认为是“掉价”,被人看不起。该请的客人未请或请客礼仪不周,视为失礼。被请者无故而不赴约,亦为失礼。豫南新县一带除丧事外,请客忌讳隔月请。
    设宴招待客人,称“宴客”“待客”。宴客的席位座次在河南极受重视。仅餐桌的放置就有诸多讲究,有正放、俗放和单桌、排桌之分。正放为正式请客的放置方法。俗放为日常请客的放置方法。无论正放或俗放,桌缝均不得对准首席客座。在南阳诸县,把首席客座叫“上岗子”,故把桌缝对首席的叫“桌缝冲上岗子”或称“串心缝”,为宴客之大忌。座次的安排一般由主人安排的执事者照应,按年龄辈分亲疏尊卑而定或“序尊”或“序爵”,喜事以近亲为先,远亲次之,邻里又次之。一般以舅父为先,姑父次之。丧事以朋亲为重,以远就近。若主次颠倒,便为失礼,甚至影响亲属关系。末席多由主人或本家晚辈而坐,承担接菜、斟酒之劳务。除此之外,一些特殊酒宴的首席也有定规;新女婿到岳父母家,不论年龄辈份均坐首席;新婚之日喝团圆酒,新郎坐首席,新娘陪席;吃喜面条时,婴孩外婆坐首席;提媒酒、准酌、谢媒时媒人坐首席;无论公私请客若有上级领导出席,多推上级领导坐首席;若因事特意请客,则以特意邀请之人坐首席。宴客的餐桌及餐具应在客人入席前安置好,筷子不能交叉放。上菜的习俗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先上冷菜再上热菜,喝毕酒再上饭,再上汤。喜宴上可尽情行令划拳,丧宴则不可。
    宴客时,主人或其代理人要始终奉陪客人,不能退席,坐上席者未放碗筷,其他客人不得离席而去。若一般客人用饭毕,可向同桌说声“少陪”或“各位慢慢吃”,然后将椅子稍往后移,或吸烟或喝茶陪伴至上席客人放筷。豫南新县一带客人饭后不能将筷子横放碗上,因其表示没有吃好,主人或陪客看见仍要添饭。散席后,客人告退,主人多自谦,即使丰盛酒席,也要说“没菜”、“没吃好”等,客人则向主人道谢,说“花钱了”、“打搅了”、“酒足饭饱”等,双方客套一番。
四、庆 吊
    河南民间凡遇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寿诞、乔迁等大事,亲朋邻里皆要备礼前往吊贺,俗称“行礼”、“行人情”、“送礼”、“随礼”、“上礼”等等。事前,事主应先向亲友报知办事日期,也有亲友主动向其询问日期的。倘若未向亲友报信,亲友即使不来,省了行礼费用,主人不但不能见怪,亲友反而会埋怨。民间称此为“落个便宜怪”。若亲友接信后未来,则是失礼,有时为此会断绝来往。在乡村,送礼之风尤烈,有时一家有事,全村皆动。
    礼品的轻重多随亲疏远近及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一般城市行礼重于乡村。婚嫁礼,近亲及邻里厚交者多送衣料、被面、现金等,远亲及一般邻里则送少许物件如暖瓶、脸盆、手绢、字画等。20世纪50年代豫北安阳一带有送烧饼油条之俗。有些地方的“婚礼”有送《白蛇传》、《天仙配》之类戏剧照片的。进入60年代以后有送毛泽东主席像片的,豫西乡村一直时兴送一幅写有吉庆语的红对联。丧事,乡村中近亲及邻里交厚者的吊礼以蒸馍、油炸食品为主,至亲如闺女则要再扎“纸扎”数件,也有送钱钞的。一般远亲邻里的吊礼,多为数叠纸箔钱,或送一幅写有哀悼之词的白对联。近年也有数家凑份子钱买六七尺或黑或白或兰的素色布挽帐的。城镇遇丧事,近亲好友多送钱钞或挽帐,死者工作单位或丧主工作单位多送花圈和挽帐。吊贺之礼有愈送愈重的趋势。礼金由70年代的三、五元增至数十元及近百元,经济拮据之家,常年为行人情礼而烦恼。豫南光山等地不送礼者被斥为“不会做人”,甚至因此而断绝来往。
    主人因吊贺之事收了礼物,除宴请送礼者外,日后还须还礼。在乡村,无论喜事丧事,事毕,主人要将宴客所余食品挨门挨户分送乡邻一些,以示亲近和感谢。洛阳一带多在丧事后这样作,意为酬谢帮忙劳作之人。
五、恭 让
    河南历来注重长幼尊卑恭让之礼。日常往来以至正式社交,若有僭越,便会受到非议。在旧社会,尊卑长幼皆有定规。尊者,指长于已20岁以上的父辈;长者,指长于已10岁以上的同辈;少者,指少于己10岁以下者;幼者,指少于己20岁以下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已不严格按照此例,但民间仍以辈份、年龄、职位高于己者为尊长,如长辈、老年人、老师等。晚辈对长辈、年轻人对老年人,学生对老师要尊敬。
    少者路见尊长,要为长者让路并恭敬打招呼问候。乡村若少者坐车见尊长,要下车与之说话,并恭请尊长坐车同走。即使向不相识者问路,也要视其年龄而尊称,骑车坐车者要下车,戴口罩者要摘去口罩。坐者则应起身作答,行走者则要停步作答。渑池一带戴眼镜路见尊长,则要摘去眼镜与之搭话,否则为目中无人。若患眼疾者为避摘镜之嫌,可在镜腿上缚一小红布条为标志,见人即使不摘眼镜,也不以为失礼。
    少者要恭,长者要让。少者如和长者抢道、抢座、说话无礼,民间斥之为“不知大小”或“没有老少”。若尊长不知谦让,民间讥之为“倚老卖老”。偃师一带谓之“做(zoù)大不高”。河南人在“恭让”二字中,尤重视“恭”,对年少者的要求,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宴席,除新女婿上门,皆推尊长坐首席;春节须向长者拜年;父母五旬以上者,儿女须向其祝寿;长辈递送东西,要双手接;子女外出须先禀告父母长辈,归时也须先见长辈,再见妻室;所带之物,须先递长辈房中等其过目,然后再分送他人。民间有因子女不沿此俗而引起争端者。在乡村,子女成家立业后,平时或逢年过节改善生活,均应端送父母长辈品尝;城镇则多买礼如糕点、烟酒之类孝敬。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