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民间工艺

天中民间工艺
    河南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展现了一种制品的生产方法和过程,同时也给人一种审美的满足、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并且和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河南民间工艺与民俗关系密切的常见形式有剪纸、面塑、泥塑、刺绣、年画、纸扎等。
一、剪 纸
    剪纸历史悠久,民间传说起于春秋时代,唐、宋以后剪纸之风渐盛,清末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手艺。河南民间剪纸见于全省,尤以豫西洛宁、卢氏、灵宝、陕县、新安和豫北获嘉、林县、鹤壁等地最为流行。民间剪纸工具简单,一把剪子,一张彩纸,便可凭灵巧之双手运用各种剪法,如平铺式、对称式、多折式、拉网式等方法,随心所欲,剪制成各种花、草、虫、鸟等造型,以作窗花、墙花、门头花、服饰花、喜花、祭祀花之用。
    民间剪纸往往是节日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春节期间的住房、窑洞内贴有红艳艳的“顶棚花”剪纸,五彩缤纷的 “窗花”剪纸和花花绿绿的“门吊”剪纸;灯节时,各种灯笼上都贴着自已剪制的“灯笼花”,并常以各家小孩所打灯笼上张贴的“灯笼花”剪纸,品评小孩母亲的智慧和手艺。农历正月十七家家户户“老鼠嫁女”之剪纸,成为人们祈求平安的表示。农历正月二十三,要用黄表纸剪“春牛”贴于门扇上,并在其飘带上写以“正月二十三,老君散仙丹,门上贴春牛,四季保平安”的祝语。灵宝人还将此俗和“老子李耳骑牛西行入秦,路经函谷关,适逢瘟疫流行,用牛口中所吐之血为民治病,消除瘟疫”之传说相联系。称贴春牛剪纸可避疫求吉,除恶压邪。农历二月二日要以“甘露”剪纸贴于门上,据说“甘露”象征“龙”,“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风调雨顺气候好,五谷丰登庆丰收”。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妇女们要将脚下写着“五月里五端阳,吃胡包,饮雄黄,金鸡贴在俺门上,蝎子蜈蚣老死光”等吉祥之语的 “公鸡”剪纸贴于门上,以祝愿儿女健康成长。农历六月六以 “纸扇”剪纸送到坟地,表达所谓“六月六热难受,送纸扇到坟头,表表晚辈一片心,先辈九泉来享受”。十月一送寒衣,要用五色纸剪成各种图案的衣服形和钱币,叨念着“立了冬天渐冷,棉衣棉裤都来领,晚辈都来尽孝心,祖先亲人渡严冬”等祈语烧于大门外。
    民间娶媳妇嫁闺女的喜庆日子,也要用剪纸来装饰环境,烘托气氛,祝福祈祥。新房顶棚要剪贴“顶棚花”,以示团圆富贵;新人的床头、炕围也要剪贴“鸳鸯松鹤”以象征夫妻百年。在卢氏,新媳妇进门的第一天,街坊邻居来观看新人时的重要活动就是要看新媳妇的嫁妆和嫁妆上剪贴的各种喜庆图案。这些“嫁妆剪纸”也多是娘家故意让人尽情品评其女儿心灵手巧的内容。新人嫁妆上的剪纸还有老人剪的“鱼拱莲”剪纸,以莲花喻新娘,鱼儿喻新郎,鱼吻莲,莲生子,把其对女儿的美好期望隐于这一刀一剪之中。剪纸还是民间天旱、雨涝祭天的方式。无论天旱天涝,常以“扫天媳妇”的剪纸悬挂在庭院中以示扫天。其飘带还写上祝语,天涝了是“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持扫帚忙又忙,黑云疙瘩都扫去,今个儿出来红太阳”,如天旱则是“扫天娘真不懒,手拿扫帚扫得欢,太阳扫进黑云里,倾盆大雨落田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民间剪纸摈弃了落后迷信的内容,开始走上美化人们生活环境,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新路子。
二、面 塑
    面塑为河南民间用面捏制的各种花鸟、人物造型,俗称 “面花”、“花馍”、“花糕”,灵宝人也称“窝窝”。制作时,用水和好白面先揉制圆、长或方诸形状的面盘糕,上面再添加各种捏花。以枣子加花者为枣糕面花,以核桃加花者为核桃面花。面花还分作“高花”、“平花”。高花上既有花鸟鱼虫之形象,还有人物造型,其捏制手法夸张,想象丰富。制成之面花有“八仙过海”、“莲生贵子”、“富贵花开”、“刘海戏金蝉”、“龙虎凤”以及《西游记》、《白蛇传》、《劈山救母》中的人物。
    面花制作明代已见于民间,原用于寺庙祭神。祭庙神时,要预先做好,一般家家户户都有会做的女人。做好的面花至庙会日供于庙神前,以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显示各自捏制面花手艺,许多除供于庙神前外,还要在庙门左右摆上一些。
    清朝以后,面花开始主要用于结婚喜庆、生子祝寿,也是过年过节相互赠送的礼品。其捏制的花型也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如祝寿,面花上要加“寿桃”,以祈长寿;结婚要塑以“双喜”字以祝百年夫妻;生子则加塑以“胖娃娃”以求其健康成长;作丧葬礼品时,多塑“奠”字于面花之上,以表悼念之意。中秋节时则以“嫦娥奔月”之花型相塑等等。
    民间面花制作手艺精湛,作成之面花形体精致,想象力丰富,且手法夸张,为人们所喜爱。民间作为礼品相送时,常以专用木匣相盛来保证其完整无损,以显示自已家人之手艺。
三、泥 塑
    泥塑是用粘土或掺入少许棉花纤维和泥制坯,捏成各种人物或动物等造型,阴干后上粉施彩的工艺品,俗称“捏泥人”。河南民间泥塑工艺流传甚久,在农村颇为普及,尤以淮阳、浚县以及登封、巩县和洛阳、南阳等地为盛。浚县泥塑俗称“泥咕咕”。淮阳泥塑多称“淮阳泥泥狗”、“灵狗”,其造型古朴、逼真且色彩鲜艳,是原始民俗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产物。传说源于伏羲人祖捏黄土造人的神话,在淮阳会此技者很多。据最新统计,全县现有12个村庄500余户擅长泥塑,且各有所长。从事泥塑者,多在头一年初夏便制泥作坯,做成之坯,置于阳光下晒干后垛在屋内存放起来,至第二年春天,取出上彩出售。其造型有人面猴、猴头燕、草帽老虎、两头狗、两头鸟、猫拉猴、猫驮猴、耿斑鸠和飞鸟、立鸟、蛙、鱼、猫、牛以及“八大高”、“四不象”、“多角兽”等一万余种,还有泥乐器“梨喽”,俗称“喔笛”。这些泥玩具为每年春季庙会上不可少之物。如在淮阳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太昊陵古庙会上,庙内庙外到处都可看到出售泥塑玩具的,并且成为人们信仰活动的内容。许多人到寺庙中“偷摸”泥娃娃,祈求子女早生贵子。一些赶会的人尤其老太太,还要买些泥玩具,在回家的路上分发给拦路索要的小孩,以争得小孩的口头祝福“给个泥泥人,明年添个孙儿。”一些泥塑买卖人也故意询问一些老太太“是否要拴个孙子回去?”被问者自然乐意,于是接玩具在手,用红绳相系并随意付给一些报酬,谓之“拴娃娃”,此俗至今尚存。
四、刺 绣
    刺绣俗称“扎花”。即以针引彩线,在织物上绣出图案。相传起于唐虞之世,据考古推测,此工艺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为河南民间流传最古老、又最普遍的女红技艺之一。其用针有套绣、锁绣、包绣、织绣、打结绣、沙绣、十字绣、割绣等手法,精巧细腻、色泽艳丽。若绣成双成对的织物,诸如鞋面、耳暖、男女定情信物荷包时,多用“割绣”针法,将两扇面料,中间衬布数层合在一起,同时进行乱针刺绣,最后将两扇从中割开。割绣所出活计,色彩一样,且花形凸出布面,毛茸茸的如毯似绒,十分好看。如若花瓣、小鸟小虫翅膀时,则用“套绣”,将织物以多种不同颜色,行长短针交错对绣,所绣之物形象逼真,有栩栩如生之感,等等。民间刺绣十分普遍,为女子不可不会的女红技艺之一。尤其以开封、许昌、安阳、三门峡等地的刺绣最为出名,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针刺手法。如开封的刺绣,今人称“汴绣”,古人称“宋绣”,其传统针法有十余种,现已发展到29种。
    刺绣是河南民间女子旧时为驱灾免祸、祈求平安,进行祥瑞物品制作不可少的手工技艺。女子都要做“扎花鞋”或称“绣鞋”。“绣鞋”穿于脚上以显其俊;生了小孩要绣制 “虎头鞋”、“五毒兜肚”等让其穿戴,以除邪免灾;女儿出嫁要绣制“双喜”枕套、彩绣门帘和台布为其祝福;五月端午要绣香囊、荷包佩带,以防五毒;为父母绣制“老人帽”,以祈福延寿等等,刺绣不仅显示出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而且通过这些精美的手艺,也真实地反映出她们对幸福生活的祝愿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民间,人们娶妻定媳妇,往往把会不会刺绣与缝纫、拨花等女工技艺作为鉴别其才干的重要条件。
五、年 画
    年画为民间新年所张贴之画。其源起可追溯至唐,宋代已有记载。河南民间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清晰,色彩鲜明。从事年画制作的地方以朱仙镇为最,当地许多人家熟悉此项工艺。据李步青、廉方《岳飞与朱仙镇》一书所载:“往昔盛时,业此者百余家,出名盛销于邻近各省,大有独占市场之势。”
     朱仙镇年画木刻雕版讲究,年画线条豪放、构图丰满,色泽鲜明。所选题材有传统的“马上鞭”(即秦琼、敬德)、“岐山脚”(即燃灯道、赵公明)、福、禄、寿以及一些迷信品,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戏曲人物和故事,如长坂坡、打洞房、罗章跪楼、苟家滩、九龙山等。旧时朱仙镇每逢重阳节,要在关帝庙和岳庙举办门神会,以为年画行会之纪念日。
    20世纪50年代以后,年画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摈弃迷信落后的内容,增加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六、纸 扎
    河南民间将用有色纸扎制的各种艺术品称作“纸扎”。会做纸扎者甚为普及,尤其南乐、林县、社旗、义马、灵宝、陕县民间颇盛。纸扎制作一般以竹篾或荻子为骨架,彩纸剪好或绘图,以浆糊裱糊在骨架的适当部位,大型的则用各个糊制好的小件拼凑而成,实为剪纸、绘画和裱糊的综合艺术。
    民间纸扎制品大体分两类,一为喜庆娱乐制品;一为丧葬祭祀制品。喜庆娱乐制品,多出现在节日喜庆日,如节日扎“彩门”,并以松柏枝叶相陪衬,以为节日助兴。每年新春佳节,除扎制各种花灯外,还为各种社火扎制道具,诸如龙灯、竹马、花车、花船。喜玩风筝者,要扎制自已喜爱的风筝花样,如雄鹰、蝴蝶、巨龙、寿星等样式。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