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曲艺

    河南省曲艺历史悠久,唐代便有曲子词、俗讲和谈歌。 北宋京都汴梁 (今开封)的瓦舍勾栏中有“说三分”、讲史、诸宫调、唱赚、鼓子词、陶真、莲花落等多种说唱活动。元代词话屡遭禁约。明中叶,开封鼓子曲逐步形成,并开始流向周口、驻马店、禹县、南阳、安阳等商埠重镇。明朝嘉靖年间,河南庙会之风大兴,为民间曲艺说唱提供了演唱活动场所,道情、腿板书、三弦书、大鼓、莺歌柳等曲种兴盛。清道光年间,河南坠子兴起,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已遍布全省及鄂、皖边境地带。
    清末民初,战争频仍,自然灾害不断,加之政府强征暴敛,造成大量灾民流离失所,不少灾民为乞讨糊口,学艺说唱,活动于广大城乡。流行的曲种,有业余自娱性的宣讲(善书)、大调曲(鼓子曲),有职业性的河南坠子、评书、道情、三弦书、大鼓、梨花大鼓、河洛大鼓等20余种,以及流行于民间社火性质的秧歌、花鼓、地灯等。1933~1936年间,具有民主思想的文人万道同(汝南人)、杜希春(禹县人)等参与新唱词的创编活动。河南省教育厅戏曲编审委员会先后 10次公布准演、禁演和新编鼓词节目70余部 (段),给河南曲艺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1937年11月起,日军入侵河南后,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编演新曲 (书)目较为活跃外,广大城乡的曲艺说唱极为萧条,有的曲种濒临消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曲艺从业人员进行登记、发证和改造工作 (改人、改戏、改制),摒弃陈规陋习;创作、改编和整理优秀曲 (书)目;重视理论研究和继承革新;通演,进行艺术交流,促进了曲艺事业的发展。
    
曲种
    河南省曲种繁多。大体可分为说和唱两大类。说类中有散文体 (评书、相声等)和韵颂体 (快板书、莲花落等);唱类中有诗赞体 (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鼓书等) 和乐曲体(大调曲子、琴书等)。在河南曾有演唱活动的曲种有54个。
    其中流布广、影响大的有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河洛大鼓、评书、河南大鼓书、道情、莺歌柳、山东琴书、锣鼓书、相声和故事等。有的曲种虽有演唱活动,但流布地域小,影响不大;有的曲种仅有业余演唱活动或已失传消亡。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因用坠胡伴奏而得名。流行于河南全省及27个省、市、自治区的部分地区。香港、澳门也曾有过坠子演员 的足迹。
    河南坠子的历史渊源很少有文字记载。基本有两说:一说由莺歌柳和道情结合而成,约于1900年出现(  见1951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张长弓著《河南坠子》);一说脱胎于三弦书,后与道情结合,于清道光年间形成,光绪初年传入省内。
    早期的河南坠子只有男演员,唱腔表演都很简单,而其坠胡极受欢迎。于是,渔鼓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的演员纷纷改作,将其唱腔、曲 (书)目、表演和击节乐器简板、小饺子 (即小铜钹)、脚蹬梆 (腿板改制)等一并带进了坠子。
    清末民初,坠子已有相当大的发展,仅开封相国寺二殿前就有十几棚唱道情、坠子的。1914年坠子女演员张三妮,尹凤宝在开封脱颖而出。女演员的出现,为河南坠子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演唱形式上丰富了对口唱,三口唱,并开始讲究手、眼、身、法、步等表演技巧;在演出节目上,改变了过去以唱大书为主而主唱小段儿;在唱腔上,除吸收一些花腔、民间时调小曲外,还融化了山东大鼓、豫剧、越调等的声腔,唱腔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固定了十字韵、七字韵、五字嵌、三字嘣,大、小寒韵、武板、牌子及开唱前的过街调等基本腔调。1928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徐凤楼、王丽仙演唱的《锯大缸》、《小黑驴》,王桂兰、王干臣夫妇演唱的 《关王庙赠金》、《华容道》 和张凤枝演唱的《闹江州》等唱片。
     
    河南坠子在发展过程中,受不同艺术形式和地域语言的影响,先后形成东路、西路和北路三个地域分支。东路 (下路)坠子以商丘为中心,包括周口一带,唱腔柔美缠绵,细腻抒情为其特色,伴奏不蹬脚梆,以大书见长。西路 (上路或中路)坠子以开封、郑州为中心,包括许昌、漯河和洛阳等地,硬功大调,字清梆稳,高亢明朗,朴实雄浑,节奏鲜明为其主要特色,演员先用铰子击节,而后兼用简板,琴师多用脚梆。北路 (乔派)坠子在东、西两路的基础上,以梨花 (山东大鼓)为骨、坠子为肉发展而成。欢快活泼,玲珑俊俏,为其特色,主要流行于豫北各地。乔利元、乔清秀夫妇博采姊妹艺术之长,丰富自己的演唱技巧,是各种坠子中影响最大的一支。1929年乔利元、乔清秀和琴师康元林赴天津献艺,乔清秀一举成名,被誉为“坠子皇后”。之后,董桂枝、程玉兰也到天津演出。此时河南坠子已成为河南的主要流行曲种。1936年后,乔清秀、董桂枝、程玉兰等先后灌制 的唱片广为流行,尤以乔派坠子风靡全国。
    河南坠子的传统曲 (书)目约有300余个,其中长篇大书约占13。这些曲(书)目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地方色彩浓郁,但多无底本。1949年以后,创作、改编和整理了大量曲 (书)目,仍是河南的主要曲种之一。
    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由多种曲调(板腔)构成。有引子、起腔、平腔、寒韵、花腔、快扎板 (包括收尾腔)等。演员们演唱的三字嘣、五字嵌、七字句、小字韵、牌子等板式,相当于慢板、二八板和流水。主要伴奏乐器是坠胡。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的还增添了扬琴、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
    
 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即开封鼓子曲。又称八角鼓、曲子、鼓词儿等,流布全省。
    大调曲子的历史渊源,张长弓认为(见1948年正中书局出版的张长弓著《鼓子曲言》。):“鼓子曲是集南北俗曲之大成,系四方传来,渊源于明代俗曲,当无可疑。”此后,有的人认为大调曲子在明中叶以后,以流行在汴梁的小曲 为基础,吸收清乾隆年间在北方流行的岔曲作为 〔鼓子头〕、〔鼓子尾〕,而形成了鼓子曲。另有人认为,据鼓子曲的体制、曲牌等特点,与宋元时的鼓板乐,丝弦乐、缠令、缠达、诸宫调、元散曲等均有一定的承传关系。
    据明沈德符《野获编》“时尚小令”条载:明弘治年间俗曲已唱奏于开封。嘉靖、隆庆时,已遍布中原。万历三十三  年 (1605年)刻印成册的《汴省时曲》里就有流唱于汴梁的〔泥捏人〕等。禹县顺店镇最大丝房“裕庆泰”的杨掌柜,不仅在工余、年节期间与工人围桌哼曲,弹唱自娱,并出资建起了曲子班“清音社”,以三角形的“清音社”社旗作标志,进行演唱活动。乾隆年间,鼓子曲已有相当规模,南阳尤为盛行。光绪四年 (1878年)南阳石桥镇人王庚轩,从北京求官带回子弟书《露泪缘》等曲词融进鼓子曲。通过商贸活动,从晋、陕、鄂、湘、川等省流入了 〔太湖〕、〔蛮口白〕、〔背弓〕、〔汉江〕、〔晋音〕、〔西皮〕等曲子。在演唱形式上,有一弹一唱和“众星捧月”的一唱众和。讲究闭目端坐,目不斜视,或以曲会友,家庭弹唱,或应邀为喜庆堂会献艺助兴,而不索取报酬。
    清末民初,鼓子曲走向乡村,出现了茶馆曲子、地摊曲子和高跷曲子,并在一些地域形成不同支派。如汝南一带的丝弦道,周口的弦歌社,豫西的洛阳曲子,豫北的八音会、中州鼓调等。1912年以后,曲子班社纷纷成立,有影响的曲友随之涌现,如号称“曲子圣人”的汤寅侯,“曲子状元”叶先里,“曲子泰斗”郝吾斋,“西霸天”曹东扶,郑耀庭等,各响一方,并逐步形成雅、俗两派。雅派称为“客房台”戏,讲究“闭目端坐”。俗派则谓“活笸萝”曲子。20年代,一些俗派曲友与高跷结合,搬上舞台,发展为曲子戏,称小调曲子。
    南阳一带称鼓子曲为大调曲子。此后,淅川县梁音阁、黄廉声,泌阳县的王周南 (王二胡琴)和邓县的曹东扶等,对大调曲子的曲词、曲牌和乐器进行了整理、改造、规范和丰富, 使大调曲子艺术更趋完善。
     
    1953年南阳市张华亭大胆革除大调曲自娱性的传统演唱形式,率先登上舞台在南阳市曲艺厅售票演出。1956年王富贵首先站立演唱,并加上表演动作。1958年王富贵与省曲艺队第一代大调曲子女演员周小惠,在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开幕式上合唱的《玉姐学文化》(《探亲》),进一步丰富了大调曲子的表演。1959年中国唱片社首次灌制了省曲艺队周小惠、杨桂先演唱的大调曲子《仨姑娘拜年》、《车站服务员》等唱片。
    大调曲子的曲目计有1000余个,近200个曲牌,板头曲 (器乐曲)50余支。音乐唱腔分板头曲和牌子曲两大部分。板头曲属于前奏曲和纯乐曲。牌子曲是大调曲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共200多个。分大牌、小牌和杂牌三种。大牌一般在108板以上,小牌系指板数少、曲式小的曲牌。因多系昆曲而来,又称昆牌。杂牌又叫杂调,泛指民间俚曲及外来乐曲。演唱常用的曲牌有鼓子杂牌 〔鼓子头〕、〔鼓子尾〕、〔阴阳句〕、〔银纽丝〕等。小昆牌有〔边关调〕、〔小桃红〕、〔叠断桥〕等。
    大曲牌有 〔码头调〕、〔满江红〕、〔劈破玉〕等。 大调曲子的曲牌结构有单曲和曲牌联缀两种。单曲系用一个曲牌演唱一个故事;曲牌联辍 (套)用一种曲牌作为头尾,中间嵌以若干其他曲牌,形成一套,如 〔鼓子套曲〕、〔码头套曲〕、〔垛子套曲〕、〔满江红套曲〕等。其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为主,还有扬琴、月琴、二胡和曲胡等。打击乐有手板、八角鼓、小钹等。
    
 三弦书
    三弦书因主要伴奏乐器三弦而得名。流行于河南全省。早期称腿板书、瞎汉腔。南阳地区多使用中鼓三弦,称三弦铰子 (小铜钹)书或铰子书。尉氏县周围则称宜封三弦。洛阳一带因加扬琴伴奏,又称洛阳琴书。
    三弦书约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年 (1775年)前后,南阳已有了三弦书的演唱活动,沈大楼、何老窝是当时著名的演唱者。光绪年间,南阳一带约有三弦书演员、琴师360余人。并在南阳地区出现了东路、中路和西路3个地域支派。
    1930年,在宝丰马街书会上,为与新兴的坠子竞争,以南阳三弦书演员为主,对唱腔、音乐伴奏和表演发起了改革和调整的倡议,有的采取唱伴分家,有的增加弦手,丰富唱腔表演技巧,并吸收武术中的身段进行表演。40年代,南阳一带三弦书演员大都改唱坠子。在姊妹艺术的激烈竞争中,三弦书演员日益减少,活动范围不断缩小。
    1956年,南阳县曲艺队演出三弦书《卖丫环》(王国栋、袁清岑合作整理),首先吸收女演员李玉兰加入演唱。1958年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并作为优秀节目在全国巡回演出,影响很大。由此引发三弦书在南阳再次振兴,进而普及河南全省。
 
    三弦书的音乐唱腔属板腔体。其唱腔分铰子和鼓子腔。有腿缚节板自弹自唱和一弹一唱两种形式。铰子腔中有“三腔 四送”(三挑四送)、文武扬腔、大小叹腔、送铰子腔等,特点是热烈明快,叙事性强。鼓子腔中有鼓子顶腔、鼓子腔、叹腔等,特点是悠扬抒情,节奏平稳。每个唱段多为铰子腔作头尾,鼓子腔居中的“A—B—A”三段式。三弦书雅俗兼备,文武皆有,泼辣风趣,表演丰富,乡土气息浓郁,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尤其以“接腔”、“应口”、“说二话”独具特色,一唱众和,喧闹火爆。
    三弦书的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另有扬琴、二胡、琵琶等。
    
 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大鼓书 (单大鼓)结合而成。主要流行于洛阳、三门峡以及焦作、新乡和郑州的部分县、市。
    初期曾有大鼓书、鼓碰弦等称谓,1952年定名为河洛大鼓。清光绪三十年 (1905年)前后,巩县的洛阳琴书演员胡南方和偃师县的段炎、吕禄结伴到南阳行艺,在与大鼓书演员李狗碰班行艺中,互相吸收借鉴,吸收了大鼓书的伴奏乐器鼓和钢板,以及高昂铿锵的快节奏唱腔,改变了洛阳琴书节奏缓慢、低沉的唱腔曲调。后又经偃师的高廷章、李富路等融进河南坠子的曲调,逐渐丰富而形成河洛大鼓。这种形式主要在偃师、巩县和荥阳境内流行。段炎、吕禄等在演出中,一手击鼓、一手击板,或坐或站,突破了洛阳琴书“闭目端坐”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内容上,大量吸收了大鼓书及评书的一些长篇武侠、公案曲 (书)目,如《红凤传》、《三侠剑》、《大八义》、《小八义》、《包公案》、《刘公案》,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河洛大鼓继承了洛阳琴书尊奉“三皇”(河洛大鼓、洛阳琴书等曲种尊奉天皇、地皇、人皇为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摆会敬师兴艺,谓“三皇会”。)的传统。1920年, “三皇会”社头高廷章在偃师县府店乡高村首次摆社,100多名演员参加。之后一年一度,定期举行,连续7年在偃师县分别由段炎、吕禄、胡南方等人任社头,这一活动使河洛大鼓在豫西逐渐得到广泛传播。
    1925年以后,河洛大鼓第二代演员以张天培为代表,大胆吸收了豫剧、曲剧、秦腔等戏曲的唱腔曲调,并结合豫西的地方语言和民歌小调,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被后人称为“天培调”。在演唱时,注重与观众交流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在表演上,吸收戏曲或武术的夸张动作,注重以眼传神;叙述上借鉴评书的“喷口”,增强和丰富河洛大鼓的表演特点。
    40年代后,以程文和为代表的河洛大鼓第三代演员,在演唱形式上,突破了只有1人唱的格局,出现了2人或2人以 上分角色对唱的形式,并进一步吸收了河南坠子 “三字嘣”、“五字垛”、“寒韵”等曲调,丰富了河洛大鼓快节奏的唱腔,完善了旋律跳动较大的似说似唱的 “滚白” 和 “板白”,使其更具有鲜明的说唱音乐特点。演出活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省内扩展到山西的夏县、运城、平陆、垣曲,陕西的西安、宝鸡,甘肃的兰州以及新疆的石河子等地演唱。
    60年代初,以郑介平、陆四辈为代表的河洛大鼓第四代演员,大胆吸收河南坠子、三弦书、曲剧、豫剧等姊妹艺术的唱腔音乐,形成了“平板”、“悲平板”的唱腔,并在总结   和 完善前辈演员张天培唱腔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 “天培调”的新名称。
   
河洛大鼓常演的中、长篇曲 (书) 目有 《红凤传》、《红灯记》、《大宋金鸠记》、《刘公案》、《烈火金钢》、《海岛风云》等50多部。小段有《小姑恶》、《拉荆芭》、《洛河泪》、《龙抓熊氏女》、《黄河激浪》等70余个。
    河洛大鼓的音乐唱腔属主曲体板腔结构,基本乐句为上下句和四联句。基本唱腔有引腔、起腔、送腔、二八腔、流水、凤凰三点头、杂板、平板、悲平板、数板等。伴奏的主弦乐器为坠琴。有时也加入三弦、二胡、扬琴、琵琶。打击乐有书鼓、月牙钢板或简板。有的演员还加以醒木、扇子和毛巾作演唱道具。书鼓击点有“单点头”“双点头”“盘头”和 “富贵不断头”。月牙板或简板击节板点有 “单板”、“阴阳 板”、“花板”和“摇板”。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动作程式有“仙人指路”、“抬头望明月”、“擎天柱”和“猛虎跳涧”等。
    
 评书
    评书(评 书又称评词、评话、说书、说话、谈古等。濮阳一带称 “说旱 (汉)书”。南阳民间称 “说黄天霸的”。流行于全省各地。)萌芽于讲故事。三国两晋时,河南已有了“诵小说”讲志怪灵异故事的活动。至北宋,说话艺术摆脱了唐俗讲的宗教内容,并进入了宫廷。崇宁以后,东京汴梁的瓦舍勾栏里有众多的说话演员演出,露天空场、私人府第、街头巷尾、庙堂寺院也时有说话人设场演出。一些“老郎”、“书会”专门为说话人提供话本。元代元贞、大德年间,汴梁人陆显之的《好儿赵正》话本(即《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颇为流传。在《如梦录》、《水浒传》、《说岳全传》、《歧路灯》中,对明、清时期的开封相国寺、萧墙街等处的说书、谈古活动,都有记述和具体描写。清同治以后,一批有影响的演员在各地涌现。
    清宣统二年(1910年),商埠城镇、集市码头均有评书活动,仅开封相国寺便有30余位评书演员。其中,段润生说 “揭页子书”(据本讲说或批讲),人称“三国状元”、“活岳飞”;马俊亭擅说《水浒》、《彭公案》和《七侠五义》;王福堂用四方口 (即皇帝、官吏用京口;江南人用蛮口,陕西人用陕口,山西人用西口)演说《永庆升平),轰动一时。
    早期的评书演员多为坐讲,注重“口凤”、“声音造型和 精、气、神”。一人说多部书,讲究 “四梁八柱”、“明笔暗笔倒扎笔” 和 “裁桩拔橛儿”、“挽缋结扣”、“条子赞子”、“书串” 等技法。一般书不终篇,有 “说书不撺底,撺底没人理”之说。20世纪30~40年代,河南评书有较大变化与发展,评书表演不再拘泥于坐讲,增加了武打招数和用醒木、扇子、手帕等作道具辅佐表演。50年代以后,由于新生力量不足,评书日益衰微。
    
 河南大鼓书
    河南大鼓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大鼓而得名。又称单大鼓、豫南大鼓、豫东大鼓、大鼓京 (金)腔、鼓儿词、鼓儿哼等。
    流行河南全省。并与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安徽大鼓有相互影响。
    大鼓书的历史渊源说不一,有说是宋代的道情流入民间,演说世俗故事,称俚俗鼓儿词;有说是宋代鼓儿词的演化;也有说是源于明、清的词活和鼓词。清康、乾年间,开封已有鼓儿词的演唱。
    清末民初,大鼓书已在全省流行,并成为河南主要曲种之一。流行于信阳、驻马店部分地区的称豫南大鼓,也称光州大鼓;流行于商丘和周口部分地区的称豫东大鼓;流行于南阳和许昌、洛阳部分地区的称鼓词或鼓儿词、鼓儿哼;豫北则称大鼓京(金)腔;部分地区称铁板书。1912年以后,镇平县的李效成、刘金堂等吸收坠子弦伴奏,并在唱腔中融进坠子腔调,唱腔更加新颖悦耳。新安县的董金秀在原来鼓板击节的基础上增添了三弦伴奏,既丰富了声腔艺术,又增强了音乐性。
    20世纪50年代,大鼓书演员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整旧说新,吸收其他艺术的音乐唱腔,进行艺术上的改革。许昌县的刘梦兆改革了唱腔,丰富了乐队,并把大鼓书搬上舞台演出。
    1964年全省现代曲艺会演中,永城县15岁的女演员牛秀丽的首次出现轰动一时。
    河南大鼓书演出的曲 (书)目有大、中、小三类,以大书见长。如《包公案》、《大红袍》、《五女兴唐传》。传统曲(书)目约有300余个,现代曲(书)目有《烈火金钢》、《平原枪声》、《林海雪原》等。
    大鼓书艺术的特点是“一人一台戏”,以唱为主,辅以说白表演。右手持鼓条击板,左手持钢板或木简板或犁铧片敲节奏,自打自唱,自表自演,一人多角。有时还模拟动物叫声、乐器声、兵械撞击声,溶入口技艺术。
    大鼓书音乐属板腔体,音阶为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徵调式居多,宫调式次之。节奏多为一板一眼,有极少数散板节奏。早期大鼓书多为鼓板击节伴奏,基本不用弦乐。民国时期,部分鼓词、鼓儿词、鼓儿哼、大鼓京腔等增加了三弦伴奏。所用鼓板,有堂鼓、战鼓、扁鼓。鼓点有 〔凤凰三点 头〕、〔紧急风〕、〔五鼓三板〕。其唱腔有浓厚的地域性。唱腔结构为上下句或四句体,没有固定的演唱程式,唱腔有垛板、慢板、快板、寒板、喜乐板、哀板、阴阳句子等。
    
其他曲种
    (一)道情道情又名渔鼓、渔鼓书。流行河南全省。道情起源于唐教坊之法曲,最初又称黄冠体。道家用于宣讲宗教道德、法规、因果报应等。宋教坊乐中的大曲、破曲、法曲中均有道调宫乐曲。宋、元时逐渐形成了句式相应的固定词格,发展为许多定型的曲牌和曲调,其形式有 “夸曲”、 “过曲”、“小令”等。后来一些文人士大夫按照道情词格,填词咏唱,抒情言志。后随着道教逐渐衰落,道情全面走向民间,扩大了题材内容,由宣扬道教教义故事衍变为演唱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清代以后,湖北、安徽、陕西的道情先后流入河南,道情艺术交流非常活跃。清道光年间,皖西北、豫东南一带出现了用渔鼓道情分角色演唱的道情戏,但作为说唱的渔鼓道情仍在民间活动。
    1912年以后,随着河南坠子的成熟普及,许多道情演员改唱坠子,演唱道情者日益减少,唯在豫西灵宝一带道情仍然存在。地方官员、乡绅富豪操办红白喜事,或遇喜庆佳节、民间祭祀等活动,都要邀请道情班前去演唱。1954年灵宝县还组织了职业道情皮影剧团。当今道情多在豫南信阳和豫西灵宝一带活动,演唱者多为民间半职业演员,全省道情演员仅有40余人。
    道情曲(书)目内容多为“仙话”、道教故事、神魔传说一类,宣扬离情绝欲,超凡脱俗的处世思想,如 《八仙庆 寿》、《韩湘子出家》、《湘子度林英》、《二郎救母》、《观音送子》 等。在集镇码头演唱的艺人,也有唱 《说唐》、《包公案》、《海瑞》等一类的历史曲目。1949年以后,编演了不少现代书目,如《雷锋参军》等。

    道情音乐属板式变化联曲体结构,豫东、豫南一般以渔鼓、简板为主要乐器,少数增坠胡伴奏;灵宝道情有“八仙乐”之称。除渔鼓简板外,还有笛子、水梆子、月琴、四弦琴、三叉板、手板等,另有大、小锣、板鼓、铙钹。豫南、豫东的唱腔有平调、叹调、三碰头、五鼓三板、老调等;灵宝道情唱腔有官调、梅 调(喜调)、哀调等,中间穿插一些曲牌杂调,如 〔金钱〕、〔两头慢〕、〔金钢调〕等。
    道情多为一人演唱。演唱者怀抱渔鼓筒,以右手打击,左手持拍板击节,说唱兼顾,以唱为主。灵宝道情一般由5人组成一班,一人抱渔鼓击板是唱、白的主要承担者,其余4人每人各执碰铃、四弦等乐器伴奏,兼以接腔演唱。
    (二)莺歌柳莺歌柳也称小鼓弦、莺歌柳子、莺歌柳书。pp 主要流行与鲁西南和冀南接壤的兰考、睢县、商丘、太康、周口、濮阳、清丰、内黄、南乐、长垣等地。
    莺歌柳的历史渊源无文献记载。据艺人传说,莺歌柳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于曹州 (今山东荷泽)一带。清同治年间,山东出现灾荒,大批莺歌柳艺人逃至黄河西的濮阳、清丰、长垣一带,收徒传艺。清末民初,莺歌柳在濮阳、清丰、内黄、睢县、太康、考城 (兰考)一带盛行,演唱活动频繁。
    1931年以后,由于河南坠子在全省流行,莺歌柳演员多改唱坠子。30年代末,莺歌柳的演唱活动渐不多见。至80年代,老辈演员多已谢世,后继者寥寥无几,濒临绝迹。
    莺歌柳早期的曲(书)目多为农村题材的生活小故事,并多唱小段儿。流入河南后,开始习唱大书,如 《血罗衫》、《蜜蜂记》、《四下河南》、《刘秀赶南阳》、《姻粉记》、《何文秀》等。
    莺歌柳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伴奏乐器有三弦和踏脚板,板式有慢板、快板。因其曲调比较单调,有“两个半调”之俗称。唱腔鲜明而紧凑,起腔时常有“三腔 (挑)四送”。其基本唱腔属四句式结构的柳子腔,有平腔、紧腔、高腔 (越调或月调)、慢腔等,并时有〔山坡羊〕等曲牌穿插运用。莺歌柳的演唱形式多为双人体,一人踏脚板击节,抱三弦伴奏,帮腔,一人执铰子(铜钹)或八角鼓站唱和表演,演员和伴奏互相交流,一唱一和,妙趣横生。
    (三)山东琴书山东琴书又称扬琴,早期称“小曲子”。豫东农村有称“清音”。因早期以唱堂会为主,也叫 “客厅戏”。主要流行于濮阳、南乐、台前、范县、商丘、夏邑、永 城、柘城及豫南部分地区。
    关于琴书的起源,琴书由流行于范县和山东曹县乡间的 “小曲子”发展而成。也有说发源于豫东和皖北一带。
    清乾隆年间,豫北台前已有琴书演唱活动。道光年间,濮阳郎中乡一带有琴书梁家班,人们在茶余饭后击打扬琴伴奏,以小曲联唱形式自娱自乐。同治年间,琴书演唱发展为3~5人的班,各持乐器演唱。清末民初,在豫北、豫东已广为流传,并出现了职业半职业演员,在集市码头撂地演唱。1931年以后,范县演员邓九如、孙正林在济南、青岛演出,挂名为“文明琴书”。1934年,邓九如应邀到天津电台录音,始定名为山东琴书。
   1953 年以后,山东琴书由坐唱发展为站唱、男女对唱,改变了过 去 正 襟 危坐、 微 闭 双眼、无形体表演的方式,加进了 手 势 表演。80年代以后,山东琴书主要活动于商丘一带,其他地区则不多见。
    山东琴书主要曲 (书)目多为中篇,如《雷公子投亲》、《王定保借当》、《双锁柜》、《王天宝下苏州》等。也有小段儿, 如《游湖》、《借伞》、《对灯》、《水漫金山》等。1949年以后,创作、移植和改编了一批曲 (书)目,如《送军鞋》、《好姑娘》、《女兽医》、《五个鸡蛋》、《白玉楼讨饭》、《杨家将》、《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
    山东琴书为坐唱艺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音乐结构为联曲体。常用曲牌有 〔上河调〕、〔下河调〕、〔凤阳歌〕、〔梅花落〕、〔叠断桥〕、〔垛子板〕等。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配以四弦、古筝、琵琶、软弓京胡、二胡、三弦、坠胡以及手板、碟子。
    (四)锣鼓书锣鼓书因演唱时伴有锣、鼓击节而得名。又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四股弦,也称“四股弦书”。主要流行于陕县、灵宝、卢氏、渑池及山西省南部的平陆、芮城和陕西省的渭南一带。
    锣鼓书源于何时何地无考。从灵宝县锣鼓书演员周建西、苏万泽师承上溯五代推算,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锣鼓书已在灵宝、阌乡 (已属灵宝)一带流行。早期的锣鼓书,多为一人演唱,行话叫“单体”。演员右腿缠蚂蚱板(响板),左脚系梆子,也有将响板、木鱼、大小锣、钹等乐器分别挂在架子上,演员用手脚击打乐器,边奏四弦演唱。清中叶,演唱逐渐由“单体”变为“群体”,开始组班行艺。
    清末民初,锣鼓书在豫西一带较为盛行,学艺者多为盲人。一个书班一般3~7人不等,拉四弦的为主唱,也叫“座帅”,兼打锣鼓家什,其余人围坐“座帅”左右,分持三弦、板胡、笛、手板、木鱼等乐器,按戏曲行当分角,轮流演唱。

    民间还愿、祭祀、祈雨、赛神、庙会,常约请锣鼓书班演唱。
    民国时期,锣鼓书的演唱活动更加频繁,仅陕县、灵宝的著名班社即有20余个。50年代后锣鼓书艺术后继乏人,仅有少数半职业和业余书班坚持活动。
    锣鼓书的曲(书)目既有小段儿,也有中、长篇大书。如《罗成算卦》、《平贵登殿》、《尤三姐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夫妻还魂团圆记》和《红灯记》、《古城会》等。
    锣 鼓 书 的音 乐 属 板 腔体。 有 浓 重 的山、陕味,类似蒲剧与迷 胡调,却又非蒲剧、迷胡调旋律。唱腔有慢板、二性、流水、非板、减字句等。伴奏乐器有三弦、板胡、二胡;打击乐有板鼓、大锣、小钹、手板和木鱼等。
    (五)相声相声是一种具有喜剧风格的曲艺形式。1918年北京相声演员刘月樵和徒弟王朋来周口演出,传入河南省。
    30~40年代末,相声以开封、周口、郑州为主要活动阵地,京津一带的相声演员来河南演出,培养了大批观众,也 造就了一大批相声演员,相声艺术遂在全省各地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声在城市、集镇、机关、学校娱乐活动中多有演出。80年代以后,一批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脱颖而出,为相声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六)故事故事是在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文人创作的基础上,运用表演艺术而形成的曲艺新品种。广泛流行于河南民间。
    20世纪50年代初,讲故事活动即被列入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培养故事员,组织新故事的创作。故事立于戏曲舞台之后,日渐超越了民间文学的范畴,逐步过渡为全省流行的主要曲种之一。
    (七)迷胡书迷胡书也称坐唱迷胡。清代中叶在豫陕交界一带形成。主要曲调有〔尖尖花〕、〔银扭丝〕,在豫西、山西、陕西活动。现仍有演唱活动。
    (八)乱弹乱弹又称坐唱越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流入省内。主要在南阳、许昌和郑州的部分县、市演唱。
    唱腔有慢板、流水、导板、赞子、乱弹等。伴奏乐器有四弦、三弦、琵琶、古筝、竹笛、唢呐以及打击乐锣、鼓等。

    (九)梨花大鼓梨花大鼓也称山东大鼓、梨花调。早期有北口、南口两大派。清代中晚叶流入省内,主要曲调有二行板、垛子板。过去曾在全省流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十)大铙大铙也称落子,在山东落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其主要伴奏乐器铙钹而取名大铙。又因两块竹板上下 悬吊,也俗称荷叶吊板。清道光年间形成。主要流行在豫东永城一带。曲调有慢板、快板和二八板。现仍有活动。
    (十一)善书善书也称讲圣谕、宣讲、劝世文、劝善书等。清朝初年形成。主要曲调有悲腔、宣腔、金丫腔、玉丫腔、梭罗腔等。曾在全国流行,今庙会上偶有演唱活动。
    (十二)灶书灶书又称唱灶。清道光年间在固始县东北部形成。主要活动在固始、商城、淮滨、潢川、和安徽省的霍邱、金寨等地。现已消亡。
    (十三)快板书快板书于20世纪50年代流入省内,主要曲种有七字韵、十字韵,演唱时讲究合辙押韵,以竹板击节拍,以节子辅助和烘托气氛。全省均有业余演出活动。
    (十四)小铙小铙也称铙子书、乒乓镲。何时流入河南无考。曲调有大起板、寒板。曾在个别地区流行,今已无活动。
    (十五)锣鼓曲锣鼓曲又称地灯曲,起源无考。在南阳淅川一带流行。主要曲调有四六句、下河调和对花。仅有民间活动。
    (十六)哈蚂嗡哈蚂嗡又称花鼓子、调子戏、故事戏、二栅子等。在汉江流域形成,起源无考。曲调有汉腔、哭腔、二流等。主要流行于南阳一带。今偶有民间活动。
    (十七)洪山调洪山调起渊无考。曲调有引子、平腔、《茨儿山》等曲牌。在焦作一带有半职业艺人的演唱活动。
    (十八)拉洋片拉洋片也称西洋镜、时样景。清朝初年 在江宁一带形成。清末民初传入省内,流行全省。今已消亡。
    (十九)十不闲十不闲又称十忙。明万历年间在江苏省形成。清光绪年间,河南已有十不闲艺人。主要曲调有游丝调、双叠翠、太平年、上河调等。在开封、原阳流行,今已消亡。
    (二十)河南竹板快书河南竹板快书于清末形成。主要曲调落子调,只在个别地方流行,已近失传。
    (二十一)数来宝数来宝也称对口快板、练子嘴。明初在北京形成。清朝末年传入河南。流行于全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全省盛行。今偶有演唱活动。
    (二十二)莲花落莲花落也称落子,呱哒板、莲花落书、七块板、顺口溜、外八撮等。主要曲调有过街调、站板腔、曾在全省流行。现偶有业余活动。
    (二十三)划龙船划龙船又称搭蛮船、打蛮船、蛮船鼓。流行于南阳一带。主要曲调有起腔、干腔、尾腔等。现偶有业余活动。
    (二十四)一簧一簧又名梨簧、弋簧。清朝中叶形成。曾流行于豫南固始一带,已近失传。
    (二十五)天津快板天津快板20世纪50年代末流入河南,曾在全省流行,“文化大革命”时盛行,现有业余演出活动。
    (二十六)对口词对口词20世纪60年代后流入河南,曾在全省流行。“文化大革命”时盛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二十七)群口词群口词20世纪60年代后流入河南,曾在全省流行。“文化大革命”时盛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二十八)西河大鼓西河大鼓也称西河调。源流无考。主要曲调有头板、二板、三板,曾在个别地区流传,现已无演出活动。
    (二十九)京韵大鼓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民国年间流入河南,曾流行于开封等个别地区,现已无演出活动。
    (三十)京东大鼓京东大鼓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流入河南,曾在个别地区流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三十一)三句半三句半于20世纪60年代传入河南,曾在全省流行,“文化大革命”时盛行,现偶有演出活动。
    (三十二)锣鼓词锣鼓词于20世纪60年代后传入河南,曾在全省流行,“文化大革命”时盛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三十三)枪杆诗枪杆诗于20世纪60年代后传入河南,曾在全省流行,“文化大革命”时盛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三十四)徐州琴书徐州琴书又称苏北琴书,扬琴、丝弦等,何时流入河南无考。主要曲调有凤阳调、仙鹤调、梅花调等。曾在豫东、豫北新乡及洛阳市流行。现已无演出活动。
    (三十五)山东快书山东快书的历史渊源,一说于明代万历年间形成,一说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主要在鲁中、西、南一带流行。1926年传入河南,流行全省。
    (三十六)山东柳琴山东柳琴也称拉魂腔,何时流入河 南无考。主要曲调有冒调。省内大部分地区都有演唱活动。
    “文化大革命” 期间盛行。现偶有演出活动。
     (三十七)槐书槐书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曲调为豫西南民间小调,流行在新野、淅川、南召等地。
    (三十八)淮调淮调起源于江苏盐城,清道光年间传入河南,在信阳地区的淮滨、商城、潢川和固始等地流行。主要曲调有下河调、穿心调。现偶有演唱活动。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