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猛人 借兵七千 连下印度580城!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唐朝太宗年间。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旧唐书•西戎传》记载:“贞观十五年,尸罗逸多(即戒日王)自称摩伽佗(今北印度)王,遣使朝贡,太宗降玺书慰问,尸罗逸多大惊……乃膜拜而受诏书,因遣使朝贡。”中国和印度建立起外交关系。
 
王玄策(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结果这次出访却发生了意外,王玄策,河南洛阳人,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当时摩揭陀国内已经发生了变故,原来戒日王于同年病死,其臣属阿罗那顺趁机起兵,自立为王,掌控了政权。
但是当时通讯不发达,唐朝并不知道,搁现在,早全球轰动、妇孺皆知了。阿罗那顺听说大唐遣使到来,并不买账,于是出兵拦截,拒绝唐使入境。他不但抢夺了唐使带来的礼品,还将王玄策及随从的30人全部俘虏,投入狱中。后来在戒日王妹妹的帮助下,王玄策和副手蒋师仁才“挺身宵遁”,侥幸逃脱,跑到吐蕃去搬救兵。
吐蕃是中国西南边陲崛起的强国,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联姻后,松赞干布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吐蕃与大唐和为一家”,于是松赞干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全部交由王玄策调遣。
 
王玄策挥师南下 势如破竹(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玄策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印度兵溃不成军,被斩首三千多人,水中淹死上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被副使蒋师仁追上生擒。王玄策声威大震,远近城邑望风而降,连下580余城。
阿罗那顺的皇族全部被俘,王玄策“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新唐书》)一时“天竺震惧”。东印度(东天竺)国王尸鸠摩一看这阵势,吓的闻风丧胆,赶忙“送牛马三万馈军”(《新唐书》),并进献珍奇异宝,就此向大唐臣服。
从这位大唐的外交官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难得的品质。第一就是坚韧不拔的毅力。作为一个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在被捉住以后,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在逃脱以后也没有狼狈逃回大唐。这足以看出他那种为了使命和责任而坚韧不拔的毅力。
第二就是善于借助外力,完成目标。中国古代军事很强调将帅与士兵同心,用借来的兵去打仗确实比较难。但王玄策却用借来的藏兵,攻占了印度580多城。这不得不说是他善于利用外力的智慧。
 
 
 
《天中人文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推荐阅读